本帖最后由 小乌龟不吃鱼 于 2014-12-19 15:20 编辑
养鱼养久了常碰见一些症状,即使每週都换水1/3,正常光照下仍容易出现水色黄、绿水、藻类滋长状况,出现细小条状或点状小虫在水中、底砂中、过滤器中,甚至是鱼缸内的水闻起来有味道,看起来好像没有甚麽关连性,很多老手都会说,水太肥啦!那究竟水太肥是甚麽意思?是怎麽造成的呢?
营养盐,就是氮化物和磷化物。在水中通常有非常多的藻类,只要营养盐充裕,在一般养鱼条件下的鱼缸,就很容易产生水质优氧化,小虫滋长。小虫的解决方法或许可以藉由一些食虫小鱼消除,但是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优氧化的起因在于,水中含的氮化物、磷化物过多,而在这两种化合物增长的同时,也会出现硫化物的滋长,硫化物通常会累积在底砂中,并产生易溶于水、有味道的有毒气体硫化氢。
营养盐怎麽出现的?又是怎麽造成累积的?存在于饲料中、在鱼体内、鱼体排泄物的蛋白质,藉由细菌分解成为氮化物(N2O、NO、NO2、NO3...总称 NOx,主要是由有机氮化合物--胺基酸产生);生物及植物生长的必要营养盐 磷化物(PO42-),磷在大自然中主要存在于矿物,由细菌作用成为磷的化合物,容易被生物体、植物体吸收。
养鱼时或许会注意到 氮 -- N 的含量,因为它的化合物容易造成水黄(NH4-)、水有臭味(NO2),但是分解过程中的 NO3 却是营养盐,而又分解NO3的脱氮菌(硝化菌群中的一族,为厌氧菌)工作效能又不比分解 NO2 的细菌来的快,也因此有的时候会测出 NO3 大于 NO2 的数值。此时的解决方式只能藉由培养细菌、换水,但是倘若裸缸,培养的厌氧菌群不足消除一定量的 NO3,而每週换水1/3也仅仅消除1/3的 NO3 量,因此造成 NO3 的累积。
同样地,磷化物虽然无害,却仍样在累积当中,等到累积至一定程度,就容易产生绿水、藻类滋生,甚至长出小虫来,这些现象都是有关联的,要有效率地清除一定量的营养盐,就得配合使用过滤滤材,并配合NO2、NO3、PO42- 检测剂,定期检测数值维持在正常范围内,问题就会解决萝!
解决方法
1 氮化物的解决: 换水 曝气 培养消化菌 (厌氧在底沙 好氧在滤材)
2 硫化物的解决: 培养去硫菌,这块我也不是很明白,只说个大概!
3 磷化物的解决: 使用过滤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