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蜗鱼 于 2015-7-14 23:00 编辑
三湖中级知识问答
跳湖已经一年有余,在这期间向各位大神学到很多知识,自己在日常的实践当中也总结出一些经验。平时看到鱼友还被一些问题困扰,今天特意写了这样一个贴子,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问:现在鱼儿大都人工繁殖了,适应能力已经很强,我用中性水质饲养可以吗?
答:是让鱼适应水质,还是调好水质以适应鱼?这是个老话题了。我认为可是可以,但是健康以及发色都会受到影响。就比如人可以成天生活在雾霾当中,也可以生活在微风吹拂,蓝天白云之下。两种生活环境质量犹如天上地下,孰优孰劣我想你心中已有答案。
问:我知道三湖鱼要生活在弱碱性硬水当中,最适合它们的数值是多少?
答:马鲷PH值8左右,坦鲷PH值8.5左右。GH值9-15DH左右。(GH是硬度的名称,DH是硬度的单位)
问:测试水质哪种方法好?
答:试纸太过笼统,准确率太差。仪器价格太高。所以普通的检测试剂就好,出来结果对照色卡,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大牌价高的测试剂性价比太低,不建议使用。
问:TDS测试笔检测硬度准确吗?
答:TDS主要是检测水中杂质含量。硬度主要是测试水中钙、镁含量。所以TDS测试硬度并不准确。
问:GH值具体怎样划分?
答:强 软 水: 0~4
软 水: 5~8
适度硬水:9~12
中 硬 水:13~18
硬 水:19~30
强 硬 水: 30以上
问:养三湖哪种底沙好?
答:通常珊瑚沙最好,因为可以提高PH和GH。如果PH和GH都足够,海沙、河沙、石英沙也都是好的选择。
问:珊瑚沙、贝壳沙、菲律宾沙有什么区别?
答:通常市面上卖的基本上没什么区别,都是同一种沙。只有粗细大小的区别。
问:怎样提高GH值?
答:滤材使用珊瑚骨、麦饭石、火山石,底砂使用珊瑚沙,造景放入天然石头。
问:三湖造景,哪种石头好?
答:能造景的石头品种非常多,就三湖来看,选择能提高GH值的石头就是很好的选择。每种石头基本都能硬水,只不过程度不同。最硬水的应该是石灰岩,比如珊瑚石、钟乳石。其次青龙石,千层岩……木化石、松皮石、鹅卵石硬水能力相对较弱。
问:三湖缸怎样保持PH值?
答:除了上面提到的珊瑚砂、珊瑚骨,还可以加入慈鲷盐和小苏打。不过建议使用前者,因为更加稳定,水质波动更小。
问:杀菌灯怎样使用最好?
答:杀菌灯就是紫外线灯。紫外线杀菌能力非常强大,一切在有效范围内的细胞生物都会被杀死,效率也非常高,只需要一两秒时间。而且对于眼睛的伤害特别巨大。所以杀菌灯不要轻易使用,也不能直接照射鱼体,只能在水质急剧恶化或者鱼病大规模爆发的时候使用。需要配合管材或者滤桶。使用次数、时间一定要严格限制,因为它杀死的不光是有害菌或病毒,同样包括有益菌。
问:一缸鱼,有大有小,饲料刚扔下去就被大鱼抢完了,小鱼吃不到怎么办?
答:减小饲料颗粒,增加吃食几率。比如原来喂大颗粒十颗,就换成中颗粒二十颗或者小颗粒四十颗。喂食的量没有变,但是可以增加小鱼吃到食物的几率。
问:喂到什么程度好?
答:通常认为喂食到七八分饱就合适了。还有人认为三湖肠胃弱,要尽量少喂。我觉得这个问题要分成长阶段来看。
鱼苗时期:因为肠胃很小,量一定要少。但也正因为肠胃很小,所以饿得也会很快。少量多次才是最好的方式。有带过婴儿的一定会深有感触。
压成时期:这个时期正是发育长身体的时候,跟上营养很重要。肚皮吃得微微鼓起就差不多了,平时开造浪加强运动。这个时期千万不要节食,因为还没到时候,发育最重要。食量这个东西其实是练出来的,只要一直让它吃饱,随着身体的发育,以及不断的锻炼,食量就会越来越大,也不会出现肠炎的问题,而且还长得飞快。这就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我自己的鱼在60小缸里从苗子开始,一年长到18公分,身体强壮,重来不生病。当然,如果你平时喂得就很少,突然加到很大量,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增加食量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成鱼阶段:身体已经不再发育,食物重要的是品质而不是量。过多的量反而会成为自身的负担。七八分饱,甚至5分饱都是合适的。平时再运动运动,体质、发色也都能达到很好。
动物的成长都有共通的地方,但每个人的养鱼方法不尽相同,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问:喂活食好吗?
问:三湖可以同其他鱼混养吗?
答:首先,三湖弱碱性硬水的条件就把大部分鱼挡在了门外。其次,三湖生性凶猛,混养鱼儿体型需要明显大得多才能和平相处。
问:马坦可以混养吗?
答:可以。不过坦鲷生性相对温柔,面对马鲷经常是被欺负的对象,吃食多被抢,而且极容易被压制,所以要想出状态很难。
问:三湖缸可以种水草吗?
答:最好不要。因为两者水质要求不同,强行组合,只怕谁都不讨好。再加上三湖本来就是杂食性,还有滤沙的习惯,就算不被吃掉,也会被翻得到处都是。难以兼容。
问:养三湖多大密度合适?
答:通常认为一厘米水养一厘米鱼。不过我觉得这个理论太保守,密度和两样东西有关:1.饲养者的审美情趣。就像齐宣王喜欢听合奏,他儿子齐湣王喜欢听独奏一样,并没有好坏对错之分;2.过滤的承受能力。密度越大,或者鱼儿越大,过滤能力就需要越强,两者成正比。所以根据你的喜好,根据你的过滤来选择鱼儿的数量。
问:哪种过滤才能算作强大的过滤?
答:三湖是一群能吃会拉的家伙,所以一套强大的过滤是必要的保障。强大的过滤有两个特点:1.过滤空间足够大;2.充分和空气接触。大空间以底滤为代表;充分接触空气以滴滤为代表。这也是使用最广泛的两种过滤方式。如果两者兼备,那将是牛逼的过滤。
问:我有一个100L的鱼缸,该买多大的水泵?
答:通常水体每小时需要循环5-12倍。所以500L/H到1200L/H都是合适范围。
问:水泵衰减该怎么计算?
答:http://sanhucidiao.cc/thread-897566-1-1.html三六鱼友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公式:(1-实际扬程/最大扬程)*最大流量=实际流量
问:三湖都有些什么类别和品种?
答:请参鉴爱马仕版主和山水清大神的帖子。
http://sanhucidiao.cc/thread-740537-1-1.html
http://sanhucidiao.cc/thread-865739-1-1.html
问:我有一个60的鱼缸,需要多大的加热棒?
答:就我的经验来看,60的鱼缸至少需要200W的加热棒。其他尺寸以此类推。
问:加热棒放在什么地方合适?
答:在入水口顺着水流斜向下放置最合适。如果有底滤,放到底滤缸里更好,美观。
问:我的鱼缸需要300W的加热棒,是选单根300W的好,还是两根150W的好?
答:两根分别放置鱼缸两头更好,因为水体受热更加均匀。缸内温差也就更小。
问:加热棒便宜的好还是贵的好?
答:一分钱一分货乃是至理名言。加热棒出事故的几率其实很小,不过一旦出事,整缸鱼都会报销。比起你的鱼儿,一根七八十或者一百多的加热棒又算得了什么?一根好的加热棒使用寿命也要长得多,每一年的费用均摊下来也不比每年换的贵多少。
问:是什么情况造成母鱼吞卵?
答:造成母鱼吞卵有几种情况:1.初次繁殖的母鱼,可能会因为经验不足造成吞卵;2.没受精的卵会被吞掉;3.被缸内其他鱼儿持续攻击造成吞卵;4.受到外界惊吓造成吞卵。
问:多长时间抠卵合适?
答:通常三四天,保守一个星期。抠卵时间太早容易出现未受精的鱼卵。也可以到3周左右,等鱼儿卵黄收紧再抠出小鱼。
问:孵卵期母鱼需要隔离吗?
答:母鱼因为在孵化期不能吃食造成身体虚弱,极容易受到其他鱼儿的攻击。所以如果你想增加孵化成功率就必须隔离母鱼,通常含卵一个星期后隔离最保险。
问:为什么我的鱼儿长大了还没有繁殖?
答:三湖繁殖需要两个条件:1.底砂。缸内需要细颗粒底砂才能促使鱼儿繁殖;2.温度在27°左右。
问:三湖太能繁殖了。这不,又含上了,我可该怎么办?
答:1.送给朋友;2.联系鱼商,批发给他;3.含就含了吧,让它们在缸里优胜劣汰。第三种方法我用得比较多,每一窝鱼能幸存一到两条。能幸存下来的都是非常机灵的。不过对母鱼是一种……嗯~我只想赞美母爱,太伟大了。
问:我开缸很久了,为什么水中还有很多杂质?
答:首先你要确定是不是小气泡。和气泡无关,那就需要加强你的物理过滤了。
问:我只有一个滤桶,适合养三湖吗?
答:滤桶对于三湖来说还显得太弱,要养好它们还需要加强你的过滤。前面可以增加纯物理过滤小桶或者同程底滤,后面可以增加滴滤盒或者反气举。多种搭配,找个合适自己的。
问:养三湖一定要有底砂吗?裸缸可以养吗?
答:如果你不考虑繁殖,不要底砂也是可以的。
问:底砂脏了该怎么办?
答:用洗沙器洗沙,保持每个月一次。
问:洗沙太麻烦,有一劳永逸的解决办法吗?
答:加入同程底滤。同程底滤详解请移步:http://sanhucidiao.cc/thread-923919-1-1.html
问:底砂铺多厚合适?
答:通常2-3公分。
问:听说厚底砂可以形成硝化系统,是这样吗?
答:是的。不过底砂培菌效率不高,只能用数量来弥补。而且缸内密度也不能太大,因为一旦超过底砂的硝化能力,反而会成为污染的源头。当然也可以在底砂中埋入细菌屋以增强硝化能力。这样的厚底砂平时一定不要去翻弄,因为下面会积存大量有害物质。就算要清洗翻缸,也一定要把鱼儿先捞出来。
问:底砂靠近玻璃一侧出现很多褐藻,该怎么办?
答:出现褐藻是因为有底砂让它依附,平时又有光照让它生长。多让底砂移动,不要老是固定一个位置,比如按时洗沙。如果底砂较厚,平时也不怎么洗,那就在缸外贴上一层装饰材料遮住底砂。
问:我缸里有个家伙老是欺负其他鱼儿,该怎么办?
答:每个三湖缸都会出现一条缸霸,这是它们的天性决定的,这也是它决定地位的必要形势。所以很正常。如果实在太过分,就隔离它,或者增加缸内躲避的空间。
问:缸里有条鱼被缸霸打伤了,我该隔离受伤的鱼吗?
答:正确的方法是隔离缸霸,千万不要隔离受到欺负的鱼。因为三湖鱼很特别,如果打斗输了再被隔离,很可能就一命呜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