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请问下

2014-04-29 20:08:19

22

我的水蓑衣草溶叶很厉害,其它的水草都不溶叶,还有为什么我的黑客老是死,以前100多只现在还有10多只,天天都有死的,求帮助。

共有人打赏0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p7152632

沙发 2014/04/29

座等高手来

hqh01234

板凳 2014/04/29

溶叶原因有很多,想让大家帮你怎么着也得说说配置以及草缸近况吧!!至于黑壳老死我以前遇到过我的情况是得病了,50*35*35的缸一星期一粒土霉素片碾成粉末。一次后明显好转,两次后痊愈。希望下文对你有帮助
观赏虾的常见病收集
1 丝状细菌病
病原菌为丝状细菌
丝状细菌寄生于虾幼体和稚虾的体表,如幼体附肢的刚毛, 稚虾的肋部,鄂足等处。
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幼体, 稚虾的患病部位可发现这种细菌。当虾体寄生大量丝状细菌时,
就发生大量死亡。
治疗方法:将患病虾放入2、5、10g/m3 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药浴1h 或1g/m3 的高
锰酸钾溶液药浴3h 均有疗效,但高锰酸钾能使患病的虾大量死亡。此病的发生与水质不良
有密切关系,当发现有大量丝状细菌时, 大量换水,能抑制丝状细菌病的发生。降低虾密
度, 仔细清池是预防发生丝状细菌传染病的最有效措施。
2 黑斑病
本病由分解甲壳质和腐屑的细菌Benekea sp.所引起。有时伴随有假单胞杆菌和极毛
杆菌。发病初期病灶处是较小的褐斑,以后病灶处逐渐溃烂,变为黑色。细菌腐蚀被破坏
了的甲壳下面的组织,最常被细菌感染的部位是鳃丝, 腹部腹面的肌肉,尾节和步足。病
情严重的个体卧于池边, 只有腹足和鳃盖在运动。
黑斑病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疾病发生的过程,首先是甲壳遭到破环,其次是分解甲
壳和腐屑的细菌侵入, 最后是一种致命的淡水藻状菌的侵入,蔓延和发作,引起虾死亡。
用呋喃西林可以治疗此病,但效果不稳定。预防措施主要是小心搬运,防止甲壳损伤;降低
虾的密度; 不同水体的虾不要互相混养。黑斑病不宜化学药物进行预防。
3 细菌坏死病
本病的病原没有确定。可能是几个属的细菌。此病主要发生于虾幼体,患病的虾的附肢,
尤其是触角的腹肢发生坏死。细菌首先集中侵袭1-2 个附肢, 然后很快使幼体发生死亡。
突然的温度变化和操作不慎均可降低幼体的抗病力。幼体密度过大(100 尾/L),投喂没
消毒的饲料均可引起细菌坏死病的发生。
用青霉素(2 IU/m3)、链霉素(2g/m3)合剂,红霉素0.65g/m3,呋喃西林7g
/m3 均可治疗此病。预防措施是仔细进行日常镜检,可用抗菌素预防,对幼体要减少温度
和其它因素和刺激。
4 累枝虫病
病原体是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的累枝虫。病情严重的虾,在体表经常有绒毛状物。在
显微镜下可发现带柄的累枝虫。沼虾幼体遭到累枝虫的侵袭,会严重妨碍其摄食。硫胺奎宁
和醋酸均可治疗此病,但以醋酸较为常用。将患病的沼虾在2×10 -8 醋酸溶液中药浴1 min,
大部分累枝虫即被杀死。有报道,水的硬度为300g/m3 时,累枝虫大量发生。另一些学
者认为,累枝虫的突然蔓延与水中有较多的细菌和有机物有关。因此, 大量换水,降低水
的硬度,减少有机物和细菌的数量可预防此病发生。
5 肌肉变白坏死病
此病是由于盐度过高,密度过大,温度过高, 溶氧过低等不良的环境因子的刺激而引
起。温度突变是主要原因,温度过高或过低;弧菌感染或孢子虫寄生于肌肉。
症状:腹部最后一、二节的肌肉坏死,逐渐变为不透明的白色(乳白色),失去透明性,起初
只是尾部肌肉变白,而后虾体前部的肌肉也变白。个别病虾则全身变白,镜检变白处肌肉
已坏死,肌纤维紊乱,横纹不清。池塘水面很难见病虾,池底有死虾,早期发病摄食正常,
死亡之后,变白浊的肌肉先变红。虾在死亡之前,肌肉松软,头胸部与腹部分离。患此病
的沼虾,甲壳变软,生长慢,死亡率高。在盐度35‰的水中, 肌肉变白后的仔虾,1d 左
右就死亡。个体较大的雄虾发生肌肉坏死病可能与龄大及生理因素有关。
?防治方法:改善环境条件,保持水质良好能预防此病发生。高温季节,注意保持一定水位;
放养密度不宜过大;发现有病虾,6 小时内,应即加适量新水降低温度调整水质;全池泼洒
海因类或碘制剂,连用2—3 次,内服维生素。
6 桃拉症病毒病
发病规律:对虾规格在6—9 厘米;通常在气温剧变后1~2 天,特别是水温升至28℃以后
易发病;养殖时间在30—60 天;发病虾池水色浓,透明度低,仅在20 厘米以内,pH 值高
于9,氨氮含量则在0.5 毫克/升以上。
传播途径及危害情况:桃拉症病毒主要是水平传播大部分虾池在进水换水后发现对虾染病。
同一养殖区内小规格对虾未见发病,用海水放苗后,以淡水作为养殖水源的虾池发病少。
对虾发病后,病程极短,死亡率高。一般发病虾池自发现病虾至对虾拒食人工饲料仅仅是5~
7 天时间,10 天左右大部分对虾死亡。部分虾池在积极消毒后转为慢性病,逐渐死亡,至
养成收获时成活率—般不超过20%。
症状:病虾有急性和慢性症状表现,急性:对虾机体非常虚弱,活力低下,甲壳变软,空
胃、空肠,体表呈淡红色,尾扇、游泳足变红,对虾在蜕壳过程中大量死亡;慢性:急性发
作后的幸存者,甲壳表面出现多重损坏性黑斑,能正常摄食。
防治方法:外用:用消毒剂彻底消毒,并24 小时内保持溶解氧在5mg/L 以上,次日泼洒
碘制剂,治疗期间减料。内服:拌料投喂抗菌药或病毒唑和维生素,特别是Vc,连用3—5
天。
7 白斑病
症状:病虾摄食量大减,甚至停食,行动迟钝,弹跳无力,浮游于水面或伏于池边水底不动,
头胸甲及腹甲易剥开,病虾体色往往轻度变红或暗淡褪色,体表粘附污物,典型的病虾在甲
壳内侧肉眼可见白斑。
防治方法:外用:全池泼洒含碘消毒剂,连用2—3 次,同时可泼洒底质改良剂,消毒剂用
后2 天,再用生物制剂化改良水质。内服:拌料投喂抗菌药或病毒唑、维生素、免疫多糖,
连用3—5 天。
8 红腿病
症状:病虾活动力减弱,在池边水面缓慢游动或沉底不动,有时作旋转游动或垂直游动,对
外界的惊扰反应迟钝,食欲减退或停食,个体消瘦,最主要症状是附肢变红,游泳足最早变
红,以后步足及尾肢也呈鲜红色,此病常呈急性型,死亡率高。
防治方法:外用:全池泼洒消毒剂,连用2—3 次,再用水质改良剂对池水进行调控;内服:
抗菌药连用3—5 天,添加营养促长剂等
9 甲壳溃疡病
病原:1)弧菌、假单胞杆菌、气单胞菌和粘细菌等多种细菌,都有分解几丁质的能力,但人
工感染都没有成功,这种病可能是由于对虾体表受机械损害后细菌入侵而引起的;2)维生素
缺乏引起
症状:患甲壳溃疡病的虾行动缓慢呆滞,有时失去平衡,侧游,匍匐在池底,最后死亡。将
病虾离水,发现其头胸部侧面甲壳上第一、第二和第三腹节的背部和两侧甲壳以及尾节处均
有不同程度的黑褐色或黑色的斑点状溃疡,斑点的中部凹下,色深,边缘色稍白。刚死的亲
虾的额剑、尾节和附肢大多有烂断现象。蜕壳不久的软壳死虾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蜕去的虾
壳上有明显的黑色溃疡轮廓。
防治:1)细菌感染引起的:外用: 氯制剂或碘制剂全池泼洒;拌料投喂抗菌药物。
2)饲料中长期添加维生素。
3)全池泼洒土霉素每立方米水体2 克,每2—4 小时泼洒1 次,连续7 次。
4)投喂药饵:将土霉素混合在饲料中投喂,用量为80 毫克/千克,连续投喂10 天。
10 黑鳃病
病原:镰刀菌或由水质恶化、维生素缺乏引起
症状:鳃病变而产生黑色素沉积,尤其鳃丝末端,点状或整个鳃呈黑色,如细菌侵袭引起,
菌丝大量生长时会突破鳃膜长出鳃外,使鳃丝末端象“花”朵状,病虾反应迟钝,濒死的个体
侧行于池底。
防治方法:分析发病原因,对症下药。
功能性黑鳃:添加维生素,特别是稳定性维生素C。
细菌性黑鳃:全池泼洒消毒剂,用底质改良剂改善水质、底质;拌料投喂抗菌药物,连用
3—5 天。环境性黑鳃:用生物制剂,同时用底质改良剂等。
综合性黑鳃:综合上述几种方法,明确主次,对症下药。
11 幼体真菌病
症状:虾各期幼体大小皆比同期幼体小,无节幼体体长不大于0.5 毫米,该期最易受真菌
感染,其次是蚤状幼体。发病的幼体活力差,趋光性弱,变态时间长,身体粘污严重,附肢
刚毛卷曲,有的幼体体表附着大量的动孢子。无节幼体间歇运动停留时间长,卵黄松散,尾
棘部分或全部脱落,体内菌丝不明显;蚤状幼体肠胃空,腹部弯曲,体色发白,体内尤其是
头胸甲网状菌丝明显。该病原菌在体内繁殖迅速,从幼体活力减弱到幼体死亡一般只需
8—10 小时。
病因:是由链壶菌引起的,该病菌可营寄生生活,也可营腐生生活。
防治:无节幼体期最易受病原真菌感染。该期幼体非常娇嫩,抗病能力弱,对治疗药物很敏
感,预防真菌病发生比治病更为重要。幼体发生真菌病后,采用移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对
真菌蔓延有一定的遏制作用。虾各期幼体趋光性很强,通过灯诱可进行幼体移池。
12 蜕壳综合征
症状:死亡后壳软,体色变红,鳃丝发黄或发白,有的还伴有零星黑色斑点。由于该临床症
状在对虾蜕壳后所发生,故称为“蜕壳综合征”。该病发病突然,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每
年8 一10 月份,尤其是9 月中旬以后,在冷空气侵袭、气温骤降的情况下容易暴发。
病因:该病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刮大风,池水变浑浊;突降暴雨,水体理化因子骤变;
换水量大,水质不稳定;天气由温和突然变冷,变冷后突然又气温升高,或阴雨天气突然又
太阳猛烈等等。这些气候与环境的变化,导致对虾应激反应,大量蜕壳。蜕壳后如遇溶氧低,
则会因缺氧死亡;如遇底质差和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含量高,则会中毒死亡;如遇水质
恶变,病原密度大,则会被感染而死亡。一些发病虾池,白天溶解氧均低于2 毫克/升,有
的虽开增氧机,但底层溶解氧仍不超过3 毫克/升,普遍发现氨氮、硫化氢等毒性气体超标,
导致对虾死亡。发病成虾体长为3~8 厘米,时间为每年的4 一10 月份,多见于8~10 月
份,尤其是9 月中旬以后容易暴发。
防治:引蜕壳综合症的原因很多,在治疗时要分析发病原因,对症下药。
13 维生素C 缺乏症(黑死病、坏血病)
病因:饵料中长期缺乏维生素C 而引起。
危害性:病虾体表的甲壳下层,发生片状的黑色斑点,但黑斑处的甲壳表面光滑,无损伤。
黑斑特别容易发生在关节处或关节附近。黑斑也可发生在鳃、胃和后肠的壁上。病虾厌食,
腹部肌肉不透明,变黑处的组织附近有血细胞炎症。仔虾和幼虾阶段易发生。通常24—27
小时死亡,每天死亡1—5%。
防治方法:拌料投喂维生素C,每公斤饵料添加1—2 克。
14 痉挛病
病因:温度、光度、压力、惊扰等刺激而引起。
危害性:病虾的腹部向腹面弯曲,僵硬,不能拉直,轻者仅腹部的中部弯曲,重者则将尾部
弯到头胸部之下,最后死亡。病虾腹部略呈白色,但不象肌肉坏死病那样不透明。
预防措施:高温季节要注意提高水位;在高温和强光下,尽量不要捕捞或惊动虾;发病后加
注适量新水可恢复。
15 黑壳病(又名:乌壳病、青苔病)
病因:附着性藻类,主要是一些附着性硅藻、褐藻、丝状绿藻等。病症:青虾体表被藻类附
着,体色变黑或墨绿色,感染严重者,完全被青苔所包裹。体质差,活动力明显减弱,不能
顺利蜕壳。遇池中缺氧,可引起大批死亡。
预防:勤换水,保持水质清;
16 固着类纤毛虫病
病因:由纤毛纲的多种原生动物寄生在虾体内引起。主要种类有钟形虫、聚缩虫、累枝虫等。
病症:病虾体表、鳃、附肢等表面附着有淡黄色棉絮状物,当虫体寄生在鳃部时,可使鳃变
黑,鳃组织变性或坏死,引起细菌继发性感染。体表感染严重时,阻碍青虾脱壳,引起死亡。
预防和治疗:同藻类附着病。
17 烂鳃病病因
该病主要由嗜水气单胞菌等细菌引起。病症:青虾鳃部颜色先变成红色,再逐步生成黑色斑
点,鳃丝残缺破损、溃疡,病虾因呼吸困难窒息而死。
预防:1.苗种用2~3%的食盐水浸泡15~30 分钟;
治疗:1.片片净0.3~0.4ppm 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 次;
2.溴氯海因0.3~0.4ppm 全池泼洒,重症连用2~3 次。
18 红体病(别名红头病、红腿病)
病因:由多种弧菌感染引起病症:本病以躯体和附肢变红为主要特点,有些青虾心区附近由
透明青色变成了桔红色,俗称红头病.本病有暴发性特点,有些患病青虾尚未表现出红体特征,
即伏于水草或池边死亡。
预防:同烂鳃病。治疗:外消同烂鳃病。内服:复方恩诺沙星或复方复本尼考,一般以5~
7 天为一个疗程。病愈后,在饲料中添加保肝类或营养类药物,投喂5~7 天,增强体质,
巩固疗效。
19 软壳病
该病病因目前尚不清楚,疑与种质退化、不良环境条件、营养缺乏有关。
病症:青虾蜕壳后,新壳疲软不硬化,一段时间以后青虾死亡,有些蜕壳未遂即死亡,常伴
有断肢烂须现象,遇冷空气可造成大量死亡。
预防:10 月~11 月,饲料中长期添加FRC-活力源、免疫王、VCE 等营养类中西药制剂,增
强青虾体质;池塘中泼洒硬壳宝,满足青虾蜕壳所需的矿物质。
治疗:全池泼洒硬壳宝1~2 次,然后用双季铵碘0.3~0.4ppm,消毒2~3 次,一般可治
愈*

gprs11

地板 2014/04/29

楼上说的对!不过。。。好长,我只看了三分一。

mutao_mt

5楼 2014/04/29

怎么来到水草板块了

xu19720526

6楼 2014/04/29

黑壳死是水质的事.

p7152632

7楼 2014/04/30


鱼一条都没死,就是虾死,我是一星期换一次水,直来水直接加进去然后加点水质稳定剂。               

xu19720526 发表于 2014-4-29 22:54
黑壳死是水质的事.

xwb8179

8楼 2014/04/30

要虾干活又不给工钱,都自杀了

p7152632

9楼 2014/04/30


哦谢谢了,我的缸是120*50*50创星CF1200,卓异T5灯4管(灯管是买的带的灯管)山东4L钢瓶CO2,,泥和基肥都是尼特利的。               

hqh01234 发表于 2014-4-29 21:34
溶叶原因有很多,想让大家帮你怎么着也得说说配置以及草缸近况吧!!至于黑壳老死我以前遇到过我的情况是得 ...

p7152632

10楼 2014/04/30


我想应该有这个原因               

xwb8179 发表于 2014-4-30 07:54
要虾干活又不给工钱,都自杀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