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广东省潮州潮安县庵埠镇惊悚且无人看管的龙鱼鱼塘
2010-03-17 02:05:10
40
本帖最后由 tyzyy1216 于 2010-3-17 02:17 编辑
钓龙鱼
这是一个被废弃的鱼塘。
水面不算大,也不算小,估计有二个足球场大小;水也不算深,浅的地方才2米,可也不算浅,深的地方近六米。
整个河塘呈不规则状,但以圆形为主,以前是鱼塘,有人承包,放养四大家鱼,以青、草鱼为主。
承包人姓谢,外地人,承包此河七年,每年年初蓄水放养幼鱼到年底抽水捕鱼出售,周而复始连续了六年,第七年十月的某一天,不知是何原因,谢老板突然提前捕鱼,并且第一次采取雇人用网捕而非抽水捕鱼,第二天谢老板就急匆匆回家了。
从此,此河再无人承包,从此,此河成野河。
这是十年前的事了。
我是前年知道这河的,是我朋友带我去的,他说此河鱼大,问之多大?言只知其大,然不知有多大,只耳闻有人钓起的鳊鱼一条重有五、六斤,其它的鱼连影子都没见过:不是断线断钩就是断竿,现在只要是常钓的,鱼竿都有失手线。一席话听的我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放言:“如你说是真,我去,必起大鱼”。(后知何谓狂言,此也!)朋友笑言:“你到那就知道了”。那晚我基本无眠,手竿、抛竿、线、绕线轮,一样一样准备了好多遍;窝食、钓饵,荤的素的、荤素搭配,折腾了半夜,上了床还在脑海里想象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想象钓起鱼后的得意和满足……
第二天一早,朋友来叫我,骑摩托车到那鱼塘的村上用了四十分钟,从村边到河边居然又用了四十分钟,沙路、泥路、土路,难行的路基本走遍了,七拐八歪的,我被转的晕头转向,不分东南西北的。好不容易到了河边一看,不由的倒吸一口凉气:河岸离水面特别高,大多在3、5米左右,河南面有一化工厂,围墙直接依河岸而建,其他三面岸边杂草丛生,说不上名的灌木群、野树丛比比皆是,钓鱼?近河边连站脚的地方都找不到,更不用说钓鱼了。而因为睡晚了,我们到这里已有四人在钓了,唯一能使抛竿的一个钓位已被早起者占领。
不过,吸气归吸气,既来之则安之,为了一睹河中大鱼真容,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上,我立即行动起来,挑了一个杂草丛、灌木群、野树相对较少的地方,手脚并用,化了近三十分钟的时间,将那呲牙咧嘴的杂草连拉带踏,终于折腾出了一个仅勉强能容一人的钓位,顾不的休息,打窝、试水深浅、挂饵、入水,一天下来,打窝、换窝,钓饵从素到荤逐个试遍,昨晚的心血尽抛河中,可鱼们并不赏脸,漂在水面的浮标好象睡觉了一动不动......那天一天无人起鱼,我开始怀疑河中是否有鱼?其后又去三次,均以空军的身份回家,不过其间见一钓友一支进口的手竿被鱼拉的没办法,只能主动放手,鱼的冲力将缠绕失手线的尾节竿都拉脱了,后来钓友讲如果当时不放手,下水的是他自己了。
去年八月到在阳澄湖打鱼的徒弟(是学打拳的徒弟,现在养蟹)那玩,谈及此事,没想到常打鱼的他居然也很感兴趣,说要去看看,我说没鱼上钩的,他说去了才知道。
简单介绍下我徒弟:姓孙,名字因不愿公开,故保密。为考上大学,高中在我们这上,住我家,闲时跟我学拳,我就混了个师傅的名头。高考时他回家乡考,可惜还是没能如愿,于是子承父业,打鱼为生,近几年养蟹,发了。
九月八日,徒弟跟我归。
九月十号,陪他去那河塘转了一下,他看的很仔细,没说什么,吃晚饭时说:“钓是可以,不过是不容易。”
九月十二号至九月十七号,大概凌晨四点,我每天都听见他骑了我的车出门。
问他在做什么?说是在做钓鱼的准备,问他做什么样的准备,他说师傅你到时就知道了,现在保密。
九月十七号晚,小孙说“师傅,明天可以去了,不过要早点出发。”我说:“你有把握了?打什么窝?用什么饵?”他答有把握,但不是100%,具体钓了才知道。
九月十八号早上五点,我俩出门,六点三十分到河边,河边尚无他人,小孙直接走入东面可使用抛竿的钓点,熟练地安装好抛竿,钩上挂上一棵金黄色的东西,他讲是加工过的山芋。突然我才发现他的钓线上只用了一只钩子,而不是平时的三到五个,我刚想开口问他已抛了出去,只见一道漂亮的弧线划破淡淡的晨雾,飞出70米左右,扑通一下钻入水中。
六点三十五分钩子下水到十点不到三个多小时里,他抛了有三十多竿,问他,他笑笑:“我这钩饵在水里只能八分钟左右,否则会化了。”
原来如此。不过真的很佩服他竿抛的水平,基本竿竿抛在差不多的位置。
十一点左右,他执竿的双手猛然向上提,一连三下,竿梢弯到几乎成倒U型,鱼线居然纹丝不动。我第一反映是钩挂底了,问之,答不是,是青鱼咬钩,因为感觉吞饵的力量缓慢而沉稳。既然是鱼咬钩,又拉不动,那么应该是......我刚想说我的第二个判断,他已经让我这样做了:“师傅,应该是鱼打桩了,你帮我弹下鱼线。”可我手根本无法碰到线,急中生智,退出手竿的头节来弹击他的鱼线,可仍不见效,这时我发现小孙的脸色开始变的凝重起来,突然他说:“师傅,你来拿竿,拉紧别松。”我小心地接过来用力试了试,完全是钩子挂住的感觉。“师傅我下河去”,“什么?下河?不行,下了你怎么上来?河岸离水面有4米高。”等我边回头边说他时,他已经光膀子下河了,原来他把一根绳子绑在河边的树上拉了绳子下水的。不愧是渔民出生,游起来以快又静,游出一段距离后慢慢遁入水中,过了大概有五分钟吧,我手中的鱼竿突然感觉一顿,随即竿子弹了起来,我一个趔趄,站稳了赶紧收线,却发现线上已是空无一物。狐疑间,竟见小孙以奇快的速度游向岸边,上岸后顾不得擦拭身体就匆匆套上衣服,边套边说:“这河里的鱼不能钓了,师傅,我们赶快回家。”我感觉很奇怪,问“为什么不能钓?”“别问了师傅,先回家,回家后再说......”
中午十二点三十分我们到家,他稍作整理,说要立即回去,我送他到车站,他买了十二点五十分的车票回家,临上车,他说:“师傅,那河你别去钓了,钓到你也无法拉上,具体我回家后打电话给你......”
小孙就这样走了,留给我的是众多的迷惑与不解,直到我收到他的来信……
*****************************
七天后收到了小孙的来信,主要内容如下:
师傅,本来想打电话给你,因怕说不清楚,所以就写信了,我知道我主动说来钓鱼,但又匆匆回去,一定让你很困惑,我现在就把我在你那儿几天来的事给你讲一下吧:
11号:你带我去渔塘,当时我就对那感觉很惊讶:幽绿的水面时时飘散着丝丝若有若无的鱼腥味,河面又异样的平静,水中无一点水草,不出意外的话,此河内定有大物。
12号:去山上人家买回红心山芋,回家剁碎,下午4点去河塘,见塘边无人,下河将剁碎的山芋放在我认为的鱼道中。
13-17号:每天早上5点30分左右到那里打窝。
17号晚上:制作钓铒。
18号这天我们在一起钓鱼,这天也是师傅有些困惑的一天,我估计师傅的困惑有三点:
困惑一是为何我每次抛出的位置相差无几。其实说破了一文不值,因为我第一天下水打窝时就在窝旁做了一个记号,即将一根比河深稍长的尼龙绳,一头系在窝旁水下的石头上,一端系上个大块的泡沫塑料块,就以此为标记,再加上平时打鱼的经验,所以每次抛出的位置就相对准确了。
困惑二是打窝怎么会打到河中间,又怎么会知道窝要打到那里的。其实也简单,不知师傅相信不相信鱼道的说法,我当然信,我首先是根据平时的经验在岸上观察,定下打窝的大致位置,然后下水再试,反正我感觉那河的鱼道很复杂,最后才选中了那块我感觉应该有大青出没的窝点。道理我不会讲,可能也就是十几年和鱼打交道产生的一种直感吧。
困惑三是怎么我后来匆匆上岸了。知道吗师傅,那天钩子上的,确实是鱼,当时我依据泡沫塑料块游到那儿想用手去赶鱼,惊鱼,通过迫使它游动来破它的“打桩”,第一次我的手就伸进了它的鱼嘴巴里,是一大青,因为它的牙齿是在咽喉部位的,重量肯定过八十斤,当时我真的很兴奋,而此时那鱼还是静静地蛰伏在水底,可当我缩回手去推它的头时却惊呆了:我摸到了它头上有一只角,一只角的大青,我们那儿是尊称为龙鱼的,龙鱼是不能碰的,否则是要遭报应的,当时我浑身一激淋,二话不说,用刀划断鱼线就赶快上岸……我知道你会笑我迷信,不过,有时候,有些事是说不清的,还是宁信其有好一些,特别是我这以水为生,以鱼为生的。师傅,我知道你好钓鱼,不过,那河里,你最好不要去了,你去了也钓不到鱼的,有龙鱼在,它就不会让你钓到其它鱼,那怕它自己吞钩都不会让别的鱼上钩。
…… ……
收悉此信后,后来就再也没去过那河塘,倒不是我相信有龙鱼的存在, 而是一个工作忙碌,没时间去,第二个原因是我相信我的水平确实如小孙说的,去了也是白费时间。
今年五月的一天早晨,朋友到我家,拉上我就走,说:“快,快去,河里鱼死了,晚了看不到了。”我问“是那河里的?”友答“是。”
到河边,河边已有十几人在,不多时,过来几条抬着船的汉子,到河边放船入水,下河捞鱼。
分几次,把浮在水面的鱼都捞上了岸。
点了下,共二十一条青鱼,三十条鳊鱼,二条黄撼,好事者秤了下,大青小的60多斤,大的90多斤,鳊鱼九斤多一条,二条黄撼二百斤缺十斤。
龙鱼也在其中,就是那条重98斤的大青,它头上长的不是角,只是一根长约五六公分的一根木刺扎在头上后形成的角状物而已。
原来河南面是一个化工车间,昨晚排污不慎入河,鱼皆被灭!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我一直没对小孙讲有关龙鱼的事,该知道的他自会知道,这不用我多嘴。当然,最好是不让他知道,如果知道龙鱼不在了,他会自责的,他会认为是他的原因,才让龙鱼死于非命——因为,他相信世上有龙鱼。
不过,直到今天,我还在为那些鱼的死去感到惋惜,感到不安:“聪明的鱼呀,你躲开了钓鱼人的鱼钩,可无法躲开的是人类带给你的污染。”
鱼去了,这是鱼的悲哀。
这是鱼的悲哀吗?不,这更是人类的悲哀!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做到:“让蓝天更蓝,让碧水更清……”
我自重,我自律,我更期盼:蓝天更蓝,碧水更清……
此贴为转载 虽然此龙鱼非咱们所爱好的龙鱼 但故事也足以让我们深省。我们的身边可能没有这样的化工厂 我们的身边也没有造成污染严重的企业。我们更多的生活在安逸的城市中。但我们时刻不能忘的是 我们自己本身是不是就是这些制造污染的“化工厂”和“污染企业”呢,相信养龙鱼的人都是有文化,有素养的朋友。更相信养的起龙鱼的人经济条件肯定也已经步入了小康水平。我们这些在经济实力尚可的人,想想自己到底为我们生活的环境做过什么贡献没有呢?保护环境要从我们自身做起,为了自己,为了家人,为了下一代。让我们这些社会的中流砥柱们多出一份力吧!谢谢大家能给这么长时间看完小弟的废言,也感谢龙鱼之巅这个平台给大家这个交流的机会!再次衷心致谢!
共有人打赏0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