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干货,影响水形成气泡的因素
2018-02-20 11:10:00
1
5
影响水形成气泡的因素有两个: 一个是水表的张力(Water Surface tension);另一个是水中界面活性剂(Surfactant)的含量。 水表张力越小越容易型成气泡,张力太大水会紧紧的结合在一起难以形成气泡。纯水在20度的张力是72mN/m,在水中加入无机盐份会让水表张力提高。可见纯净的海水并不容易起泡,因为其张力比淡水大得多。 在海水缸中可以观察到水表张力变化的现象有: 1.在缸中直接倒入氯化钠、氯化钙等盐类,会导致蛋白中的气泡减少就是这个原因。 2.在水中添加酒精会降低表面张力,因此在使用Vodka、Zeovit的缸中都可以发现蛋白的输出变多了! 3.在水中喂食动物性饵料因为其中含有油酯,导致水表张力下降,也会导致蛋白暴冲。) 4.水温上升蛋白也会输出的比平常多,因为高温也会导致水表张力的减少。 5.水表张力过低在以针业叶或刷叶造泡的蛋白中,出水量会大幅减少,因为马达堆动水靠的就是水表张力。 这种现象会让蛋白打不出东西来! 问题是为什么在淡水中无法使用去蛋白机,反而在海水中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呢? 这是另一项很重要的问题——界面活性剂。 水中如果没有界面活性剂,是很难起泡的,气泡维持的时间也会相当短暂。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界面活性剂就是肥皂、清洁剂这类的物质,这些物质的特性就是具有亲油性与亲水性的分子。界面活性剂的存在会让气泡的结构变的很稳固,不易破裂,界面活性剂本身也会让水表面的张力降低。因此水中存在界面活性剂的含量对气泡的形成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 在海水中蛋白质会与水中的一些离子像钠等形成较强的界面活性剂,加上海水的PH值、ORP值等均较高,也是增强此活性剂的原因。详细的过程其实蛮复杂的,因为海水毕竟是个复杂的溶液。 在海水缸中可以观察到界面活性剂所引起的变化有: 1.添加水稳等添加剂,这些物质中含有大量的界面活性剂,导致蛋白输出源源不断。2 2.喂食量太大,导致缸中的油性物质太多,会破坏界面活性剂的形成,但是慢慢的经过转换后,蛋白就开始暴冲了! 3.鱼类大量排泄,珊瑚释出大量化学物质时,此时因为出现太多油酯,虽降低的水表面的张力,但会破坏气泡的形成,因此蛋白是打不出东西的。 4.喂食植物性饵料后,蛋白通常会稳稳的增加输出量,那是因为植物性饵料本身都是良好的界面活性剂。 5.使用酵素产品,会发现去蛋白机打不出什么东西,因为缸中的蛋白结构被破坏了,也就难以形成界面活性剂。+ |
共有人打赏0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