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q0308j 于 2016-10-8 22:09 编辑
地缸设计思路:
过滤总体思路是:侧滤主要用于物理粗过滤,滴滤用于好氧硝化菌的生化过滤,上滤用于厌氧硝化菌的生化过滤及微量元素的补充,植物水道用于增加观赏性及吸收氨氮等有害物质。过滤部分占到总水体的40%。
过滤尺寸设计思路:
鱼缸全长2米×1米×0.8米高 侧滤留0.5米。
主缸采取反向底排加H管或者中央水道虹吸底排,共分4仓。1仓沉淀仓35厘米×50厘米加排污阀门,2仓毛刷仓20厘米×50厘米 或者物理生化仓,3仓物理生化仓25厘米×50厘米,4仓水泵仓15厘米×50厘米,,5块玻璃及间隙占6厘米。
滴滤50厘米×36厘米×18厘米×3层,架在上滤靠近侧滤的一侧,用周转箱制作。
上滤150厘米长×33厘米宽×33厘米高 分5个溢流格。
植物水道10厘米×10厘米×500厘米(全长)
过滤水路思路:
由主缸经1仓沉淀仓(下进上出)→2仓毛刷仓(下进上出)或者物理生化仓(上进下出)→3仓物理生化仓(上进下出)→4仓水泵仓(下进泵出)→用三通分两路,一路进主缸,一路进入滴滤,在第三层滴滤箱下打孔进入上滤→上滤经过5个溢流格→上滤下水口到植物水道→植物水道循环一周后进入主缸。
过滤材料放置思路:
侧滤——1仓沉淀仓什么都不放,2仓毛刷仓放5根×两排或者生化棉加白棉底部加氧气头,3仓物理生化仓依次用白棉,细中粗生化棉,藤棉,底部增加气头。4仓水泵仓除放置水泵外,放置麦饭石或者木鱼石。
滴滤——水泵出水用三通分两路,一路进主缸,一路安装阀门后进入滴滤,每层放置生化棉(消音分水)和生化球。
上滤——滴滤出水口连接到上滤。上滤分5格。依次放置火山石,珊瑚骨,蚝壳,细菌屋及细菌环。
植物水道——上滤出水口接入植物水道。水道放置各类水培植物及固定植物的各类石,水沿主缸流一周后进入主缸。完成循环。
水泵采用10000L的直流变频泵。
以上是我拟定的地缸设计思路,下面有几个困惑,请大神解答,不胜感激。
1、设计总体思路是否正确,有没有明显的错误和漏洞?
2、室内用滴滤,会不会使房间太潮湿,水流噪音太大,太吵?
3、植物水道的实际过滤效果到底咋样,是不是个花架子,美观大于实际过滤水质的效果?从过滤效果来看性价比高不高?
4、反向H管底排和中央虹吸水道底排哪个吸便的时间更短,效果更好?中央水道虹吸造价要比H管底排高500块左右,这个提高的价钱是否能对的起相应的吸便效果?
5、沉淀仓尺寸是不是偏小?把第二仓和第一仓合并后物理的过滤效果和沉淀仓毛刷仓分开的物理过滤效果相比哪个更好?
6、侧滤第二仓,应该放置毛刷还是放生化棉?毛刷的二级物理过滤效果及生化效果和生化棉(如放生化棉的话,在上部放置白棉,在底部放置氧气头)相比哪个效果更好?
7、侧滤第三仓物理生化仓在铺白棉后底部的氧气头爆氧的空气会不会影响白棉的物理过滤?
8、生化棉和藤棉的生化过滤效果是否一样?
9、生化棉和藤棉能否代替细菌屋来进行生化过滤?从使用寿命来看,生化棉和藤棉的使用寿命远大于细菌屋。如果两者效果相差不大,用生化棉和藤棉的性价比会高上很多。清洗也会方便很多。
10、侧滤第三仓的藤棉是竖着放生化过滤效果好还是横着放生化过滤效果好?
11、滴滤周转箱放在上滤的上部,是整体尺寸小于上滤?还是略大一些也可以?会不会存在漏水的隐患?
12、如果考虑将来鱼缸长藻的情况下,鱼缸的背景是不是黑色感觉更好看些?
13、水泵用10000L的会不会使侧滤沉淀仓的流速过快影响沉淀效果?
以下是借用福临门的地缸图,我的侧滤—滴滤—上滤—植物水道基本外观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