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龙友博客里看到一篇文章,读后深有感触,所以特意转给大家,望对大家有用
作为初级过滤的物理过滤多选择过滤棉作为滤材,负责污物的收集处理作业,属于过滤系统的第一级屏障和截留层。其主要作用是收集鱼类排泄物、饵料残留,避免整个水体污染。同时为腐生细菌提供营养来源和生存条件,为完成整个氮循环做前奏铺垫。当然过滤棉同样是硝化细菌的温床,因此合理的设计使用物理过滤形式是完善水质处理的重要一环。
(—)、合理设计物理过滤区。
最近本地一家龙鱼专卖店打出转让牌,经营严重出现问题。去年我曾经利用业余时间在那里打工几月,借以丰富实践经验。或许是市场不景气的原因,其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龙鱼死亡率太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曾经死亡20几条龙,其中包括成龙,老板本是本地某县的一个养猪大户,养龙是门外汉,除去老板自身饲养技术问题以外,过滤设计的欠缺是重要的因素。20几条龙死于同一病因,内脏感染继发立鳞,腹部肿胀,有肠炎腹水表现,眼睛塌陷,鳞片溃烂,发展迅速,不治而亡。这家店铺里只选择两种过滤形式,下部过滤和简单的上部过滤。所有的龙鱼饲养缸皆使用下部过滤形式。其主要设计为三格式过滤,即物理过滤区、生物过滤区,蓄水区。其最大的设计缺陷是物理过滤区,采用全部水浸式,也就是所有物理滤材全部浸泡在水里。此为重要隐患之一。众所周知过滤棉的初级作用为物理截留收集污物。采用全部水浸式则降低物理截留作用,造成污物迅速通过水流污染整个水体。最佳的物理过滤区设计理念是采用干湿式过滤形式,从而强化物理截留作用。
(二)、物理过滤区的合理维护:
物理过滤区的合理维护对于维持优良水质起到决定性作用。物理滤材作为消耗性滤材必须定期的清洗更换,以维持物理过滤的正常功能。维护的周期决定于饲养密度或者说排泄量的多少。如果过滤棉的吸收消化功能达到饱和状态,残存的处理污物则向整个水体释放,起到败坏水质的反向作用。一般半年左右需要分批更换过滤棉,以维持物理过滤区的正常功能。也许你遇到过类似问题迷惑不解。过滤设计强大,使用几十斤甚至更多的玻璃环或者陶瓷环以及其他生物滤材,但清洗了所有过滤棉以后,第二天就出现水体白浊,油膜滋生,水体表层气泡层密集,不能逸散,硝化系统出现破坏现象。很多水族迷对此迷惑不解。那些几十斤的生物滤材上面的硝化细菌为什么不起作用呢?难道只有这几张过滤棉起作用吗?这里首先要明白一个问题。硝化细菌的数量受到鱼类排泄量的影响,在满足硝化细菌生存条件的前提下,如果饲养密度不高排泄量不大,硝化细菌则从源头上失去了营养来源。那么你所设置的数十斤生物滤材上硝化细菌数量甚少,真正起作用的就那几块白棉。那么正确的维护方法就是用原缸水分批清洗白棉,或者分批更换白棉,避免硝化系统崩溃。
关于油膜的成因问题顺便解释一下。在硝化系统不健全或者出问题的情况下,容易造成油膜滋生,表象为水体表层气泡层密集,不能逸散。其原理为水体有机质含量高,由于其密度低于水的密度,造成漂浮于水体表面,受到水体表面张力的左右,水中逸散的气体汇集于水体表面,受到油膜的束拨作用,造成气体不容易逸散。此种现象说明过滤系统设计不合理或者硝化系统不健全,处理能力不足造成有机质积累。
(三)、合理搭配过滤泵的排量:
在不使用油膜去除设备的前提下能不能避免油膜滋生呢!最近我在家里做了实验,在不使用任何油膜去除设备的前提下,合理搭配过滤泵的排量,基本可以避免。也就是说采用过大排量的水泵,降低了物理滤材的有效截留作用,水体富含的有机质,还没有来的及处理,就流回到原缸里了。在不断降低水泵排量的前提下,在某一个排量值,油膜滋生的问题被解决了。实践证明选择水体和过滤槽总容积2-4倍的泵,处理效率最高。当然由于水泵制造工艺以及排量误差,还略有差异。
作为基础中的基础,物理滤材的搭配、使用、维护必须采取合理的方法,否则则藏污纳垢,成为百病之源。文中为作者个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