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原来泥鳅的营养成分相当了得,连粘液也可以入药,转一篇文章

2010-07-29 16:06:55

18

 泥鳅,又叫鳅鱼、黄鳅等。嘴尖眼小,体短尾扁,喜栖息于池塘、沟渠和水田的淤泥表层。它是一种小型淡水鱼,一般体长8~11厘米,皮上有黏液。泥鳅白天钻入泥中,夜间出来寻食,其生活能力极强,资源十分丰富。除西部高原地区外,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一定的食疗价值,被称为“水中人参”。
  传说宋朝康王赵构被金兵击败,逃至会稽乡间。饥肠辘辘的康王喝了一碗当地农夫献上的豆腐泥鳅汤,啧啧称好,十分感谢。后来康王登基,特赐此名为“银龙白玉脂”,于是泥鳅成了贡品,身价陡增。
  现代营养学研究表明,泥鳅确是很有营养的食品。每100克鲜泥鳅肉中含有蛋白质18.4克、脂肪3.7克、碳水化合物2.5克、钙38毫克、磷72毫克,铁0.9毫克。它还富含维生素B1、B2和烟酸等,比鲤鱼、带鱼、龙虾、对虾等都要高得多,因其肉质松软,又具有鱼类脂肪的特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其中含有一种类似廿碳戊烯酸的不饱和脂肪酸,是抵抗人体衰老的重要物质。老年人和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患者、贫血患者、肝炎病人、多食泥鳅尤佳。长期食用能增强体质,延年益寿。
  泥鳅除食用外,其肉和体表黏液均可入药。《本草纲目》上都记载:它性味甘平,具有清热、解毒、解渴、醒酒、利尿、消肿、通乳等功效,对肝炎、小儿盗汗、痔疮、皮肤痛痒、跌打损伤、手指疔、阳萎、乳痛、泻痢等症均有一定疗效。《四川中药志》说泥鳅:“利小便,治皮肤疮癣、疥疮、发痒”。泥鳅浑身是宝,皮肤黏液,即“泥鳅滑液”,则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民间常用泥鳅黏液和水饮服治小便不通和便血,拌糖涂抹治痈肿,用以滴耳治中耳炎。尤其对急性黄疸型肝炎有特殊疗效,可促进黄疸、转氨酶下降。这里介绍几种泥鳅药用的食法:
  1.洗净的泥鳅用文火焙干,碾成碎末,温开水送下,主治急慢性肝炎,功能去黄疸、保肝脾、促使肿胀的脾回缩。
  2.活泥鳅与等量的鲜活青虾一起熬汤,然后连汤一起食用,主治肾虚引起的阳萎。
  3.活泥鳅用花生油煎至透黄,加入适量的水和盐,煮熟后用以佐餐,不仅味美,能增进食欲,同时还具有补脾胃、健肠胃的功效。

共有人打赏0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龙虎凤

沙发 2010/07/29

了得

stjmh

板凳 2010/07/29

学习

沧海

地板 2010/07/29

确实营养不凡,呵呵,怪不得我们当地以泥鳅命名的大泥鳅饭庄生意火爆呢。

iamwhatiam

5楼 2010/07/29

现在的泥鳅都是人工饲养,也不知道是否含激素之类的~

christy

6楼 2010/07/29

必须学习~~~

罗龙

7楼 2010/07/29

小时老在泥沟里挖,到家养几天就拿去油炸好,美味啊。

hang99

8楼 2010/07/29

可惜我的龙鱼都不吃 哎

龙笑天

9楼 2010/07/2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浮世风尘

10楼 2010/07/29

学习了啊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