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鹦鹉鱼疾病百科——引起鹦鹉鱼发病的环境因素、生物因素、鱼体因素和人为因素(原...

2014-03-12 15:35:54

1

33

    鹦鹉鱼虽说皮实肉厚,但也是吃五谷杂粮的,所以生病在所难免。但鹦鹉鱼不会平白无故地生病,其发病原因只要仔细推敲,总是有迹可循的。一般来讲,导致鹦鹉鱼生病的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环境因素
1、水温
    鹦鹉鱼比较适宜的生存温度是26-28℃,在换水时要求温差小于2℃,否则鹦鹉鱼较容易“感冒”,甚至大批死亡。
2、水质   
    水体的酸碱度、溶解氧、有机耗氧量、氨氮含量等理化指标在适宜范围内,鹦鹉鱼生长发育良好,一旦水质不良,就可能导致鹦鹉鱼生病或死亡。   
二、生物因素   
1、细菌
    细菌病原生物主要侵犯鹦鹉鱼两个部位,一个是鳃部,另一个是消化道。常常导致鹦鹉鱼烂鳃、蒙眼、突眼、失鳔等。
2、真菌
    真菌病原生物最常见的是肤霉菌和水霉菌。在秋、冬季节变化时,当鱼体有一些小伤口,且水质较为优养的情况下,比较容易爆发。
3、寄生虫
常见的是白点虫(多子小瓜虫),这类单细胞寄生虫会在水温变化剧烈的秋冬和春夏交替时发生。
三、鱼体自身因素    
1、鱼体的生理因素   
    鹦鹉鱼对外界疾病的反应能力及抵抗能力与其年龄、身体健康状况、营养状况、个体大小等关系密切。如水霉病,如果是健康的鱼或体表不受损伤的鱼,其鱼鳞、皮肤及黏液会形成抵抗病原体侵袭的屏障,水霉病毒就无法入侵鱼体,疾病也就不会发生了。
2、鱼体的免疫能力   
    和其它动物一样,当病原微生物进入鱼体后,鹦鹉鱼体内的吞噬细胞会吞噬病原生物,并吸引白细胞到受伤部位,一同吞噬病原微生物,表现出炎症反应。当吞噬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难以阻挡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度时,局部的病变将随之扩大,一旦超过鱼体的承受力,鹦鹉鱼就会死亡。   
四、人为因素   
1、操作不慎   
    在饲养鹦鹉鱼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对水族箱进行换水、加水、清洗等操作,如果因操作不当,如用器具碰伤鱼体,造成鱼鳍开裂、鳞片脱落等损伤,就很容易使病菌从伤口侵入,使鱼体感染患病。常见的烂鳃病、水霉病很可能就是通过此途径感染的。   
2、外部带入病原体   
    饵料(主要是活饵)在投喂前消毒、清洁不到位,用于病鱼的工具未经消毒处理又用于无病鱼,或者新购入的新鱼未经隔离观察就放入鱼缸等都可能带入病原体,造成重复感染或交叉感染。例如白点病、烂鳃病等就有可能是通过这样的途径感染发病的。
3、饲喂不当   
    家养鹦鹉鱼要靠人工投喂,如果投喂不当,或饥或饱,长期投喂单一饵料,或者饵料营养成分不足及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的比重不合理等,鹦鹉鱼就会缺乏营养,造成体质衰弱,容易受感染而患病。当然,投饵过多,易引起水质恶化,促进细菌繁衍。另外,投喂的饵料变质、腐败,也会直接导致鹦鹉鱼生病。   
4、环境调控不力   
    鹦鹉鱼对水体的理化指标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如果单位水体内载鱼量太多,换水不及时,鱼的排泄物、分泌物过多,二氧化碳、氨氮增多,微生物孳生等,都会导致水质恶化,使鱼发病。换水时,温差过大,导致水温突然变动,突破鹦鹉鱼适应范围的上限或下限,以及短时间内温度多变,或长时期偏低,都会使鹦鹉鱼发病。

共有2人打赏2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暮鼓晨钟

沙发 2014/03/12

沙发

鹦鹉学舌

板凳 2014/03/12

1

这个好,估计可以加个精,绝对的优秀

暮鼓晨钟

地板 2014/03/12


谢谢支持,后续帖子正在努力整理中,以期能形成一个鹦鹉鱼疾病的系统帖子,敬请继续关注
               

鹦鹉学舌 发表于 2014-3-12 16:05
这个好,估计可以加个精,绝对的优秀

东北神龍

5楼 2014/03/12

感谢分享

暮鼓晨钟

6楼 2014/03/12


谢谢支持               

东北神龍 发表于 2014-3-12 18:21
感谢分享

暮鼓晨钟

7楼 2014/03/12


谢谢支持               

东北神龍 发表于 2014-3-12 18:21
感谢分享

水中搁浅

8楼 2014/03/13

我觉得免疫力的问题,免疫力的提高其实就是从营养和水质方面解决了吧?

暮鼓晨钟

9楼 2014/03/13


对,但外伤也会导致免疫力下降
               

水中搁浅 发表于 2014-3-13 09:39
我觉得免疫力的问题,免疫力的提高其实就是从营养和水质方面解决了吧?

不真实

10楼 2014/03/13

楼主的分析很全面呀,给力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