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缸需要添加“锌”吗?
2013-02-28 09:48:33
12
前情提示:不喜欢详细资料的请直接看文章末尾的红色字体。也请看完之后留下脚印,哪怕只言片语,也铭感府内。
人类对锌的需求量与水中生物大不相同,
与其探讨水族缸中的“缺锌”症状,
不如讨论水族缸中的“锌中毒”。
这是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于 2001 年针对“锌”研究报告中的一句话:
Zinc deficiency is rare in aquatic organisms in the environment, but can be induced under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意思就是说:锌缺乏很少发生于环境中的水生生物,但能够经由实验的条件而引发。
根据研究,
当水中锌的浓度超过 0.02 ppm 时,
水中生物就可能会出现负面的作用。
水蚤在水中锌的浓度达到 0.07 ppm 时就会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而淡水鱼类的急性致死锌浓度为 0.0066 至 2.6 ppm 之间。
锌的缺乏在碱性硬水比较有可能发生,
而中毒症状b酸性软水(也就是我们水草缸通常的环境)中容易发生,
根据 Winner 等人于 1986 年的研究报告,
水蚤暴露于 0.13 ppm 锌浓度的软水中,存活不超过十日;
但是在同样锌浓度的中硬水中,
水蚤却可以存活超过 50 日。
以台北市自来水水质为例,
锌的水质标准上限为 5 ppm,
而实际水中锌的浓度介于 0.0044 至 0.01 ppm 之间,
至于台湾省的自来水,
我们只知道锌浓度应该是小于 5 ppm,
台北市民真的比其他台湾省民高贵太多了!。
但是谁知道哪一天自来水中锌的浓度增加至对水中生物有害而人类都还很安全的浓度,
到时候草友要关心的,
将不再是水草够不够用,
而是害怕鱼虾会不会被毒死。
水草可由根部摄取大量所需的锌,
根据 Marquenie-van der Werff 帮世界卫生组织于 1979 年所做的研究报告,
将美洲小水蕴草(Elodea nuttallii)暴露于 3.2 ppm 的锌溶液中,
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
根部累积了 1000 mg/kg 的锌,
而叶面只累积了 300 mg/kg 的锌。
虽说水体中锌对于水草的影响比较小一点,
但是根据 Gaur 等人于 1994 年的研究报告,
水萍(Spirodela polyrhiza)的 50%成长抑制浓度(EC50)为 0.93 ppm。
至于植物缺锌时会出现的症状,
主要是叶脉间黄化,由叶尖与叶缘开始,
由于锌是可动元素,
所以这些症状会从老叶开始出现。
但是除非我们在水族缸中使用了 RO 水、
而且底床内几乎不含锌的成分、
而且水质又属于碱性的硬水、
而且又不喂食任何的饵料,
想要在水族缸中让水草出现缺锌的症状,
真的不容易。
至于水草锌中毒的各种症状描述差异很大,
从水草变白、变黑受损、成长抑制都有人报告,
也有不少水草丝毫不受影响,
所以除非很确定所添加的水中之锌浓度,
否则不太容易确认是否为锌中毒所致。
锌毕竟是水草所需的微量元素,
长久以来草友把焦点过度集中于微量元素上,
反而忽略了其他元素的重要性,
其实水草爱好者在排除各种水草缺素症状时,
最好还是依据水草成长元素的重要性来考量:
光 => CO2 => NO3 => K => GH => PO4 => 微量元素。
而不是直接去思考微量元素的问题。
共有人打赏0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