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养多个品种可以减少发病率,实践证明,越是品种单一的模式,寄生虫的发病率就越高。
合理的养殖密度
密度越大,疾病传播的速度就越快。不要过于追求密度。
保持过滤和水质的“干净”
越是浑浊水,得寄生虫的概率就越大!反过来,处理好水质特别是过滤,一直保持“干净”的状态,一般就不会得寄生虫病。
那如何做到水质特别是过滤的“干净”呢?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1)科学投喂:
科学投饵,保持7-8成饱,不给过滤、水质制造额外的垃圾,自然就减少了寄生虫的发病率。——这点是被最多人忽略的诀窍。
在缸体环境下,饵料是最大的氮源(有机物)提供者。
2)过滤维护:
不同的过滤材料清理和轮换周期不同,但是所有的过滤材料都不要连续使用超过六个月,可以更换或者清理。
3)水质维护:
从实践中,经常看到这种现象,不换水的没虫,一换水马上就有虫。这是因为水质大环境日益的污染严重,外面的水源里本身就有大量的各种虫卵。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建立养水缸,在养水缸里先进行消毒除害,然后再抽入养殖鱼缸。如果实在没条件建立养水缸的,抽水时,也务必在进水口绑网袋过滤寄生虫和虫卵,防止有害动物进入。
在养鱼过程中,定期使用活菌维持水质的稳定和活力,水质清爽,自然寄生虫就少。
季节性预防措施
大部分寄生虫,都有其固定的发病高峰期,比如小瓜虫发病高峰在春秋两季。这时水源里的虫卵最多。掌握其中的规律,在特定的季节或时间段,针对性的做好预防,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预防寄生虫,最好不要用定期杀虫剂的方法。每一种杀虫剂几乎都是剧毒,对鱼都会造成很大的伤害。
实践证明,寄生虫,也是可以预防的!
寄生虫的治疗措施
众多的养鱼爱好者用频繁杀虫剂的方法来预防寄生虫,其实这是没必要且很危险的做法。在日常管理中,我们做到了前面提到的预防措施后,完全可以不用管寄生虫,只有在一种条件下,我们才需要去杀虫:鱼一旦得了寄生虫病,刚发病时,我们一旦发现状态不对,然后找到原因,确诊哪种虫,我们才去杀虫。换句话说:如果平时状态好好的,就不要去用什么杀虫剂。
寄生虫的种类很多,所以,包治百病的杀虫剂是绝对不存在的。那么,得了寄生虫,该咋办?我们还是要知道几点常识,才能知道该怎么做。
寄生虫之所以寄生,就是要从养殖鱼类获取营养。一旦寄生虫病**,鱼体就会痒、痛,并且不进食,鱼体消瘦。
寄生虫一般寄生在鳃部和身体,而鳃部和身体部位,大部分鱼都是有“粘液”保护的,一旦寄生虫**,鱼体会产生本能反应,大量地分泌粘液。而使用杀虫剂时,因为药物刺激,鱼体会分泌更多粘液。这些粘液会把寄生虫包裹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寄生虫很难杀的原因所在。如果是内脏部位的寄生虫,因为鱼不进食,就更难杀了。
鳃部和身体有寄生虫时,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方法来判断是否存在寄生虫,当然确诊哪种寄生虫是需要显微镜的。如图,鳃部有寄生虫(特别是指环虫)时,往往鳃部粘有泥土一样的脏东西。
寄生虫**时、脱落后,往往会对鱼体造成伤口,因此杀虫过后需要消毒,防止伤口感染,以防细菌、真菌性疾病**。
是药三分毒,杀虫剂基本都是有毒、对鱼体都是有害的,在杀虫、消毒过后,最好要进行1-2次的解毒。
知道以上这些,那么杀虫的一些关键点和诀窍就来了:
心态:一旦得了寄生虫,是没可能一次性杀灭干净的。一次把虫杀干净了,鱼可能也快完了。因此,在实践中,切忌操之过急。不可总想着一次搞定,就盲目的加大杀虫剂的药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这是重中之重。
杀虫后,记得消毒,消毒后,记得解毒。——这也是很多人忽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