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发个学习贴之龙鱼维生素篇
2017-06-05 16:54:58
3
龙鱼的饲养不同其它观赏鱼,因为龙鱼的长寿使得养龙变成一个长期的任务,就象一个小孩子的成长过程,很多事情是需要你实现考虑的,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尽管只是稍稍的疏忽,但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沉淀,也会在未来的某一刻发作,从而导致龙鱼在3、5年后发生这样那样的问题和疾病,也许会把你多年的心血毁于一旦。这也是坚持科学养鱼,科学养龙的必要性。
一、维生素的必要性:
看了题目,大家也许会说,我的龙鱼食物尽量多样化,应当可以达到营养均衡了吧?恐怕这只是一相情愿的想法。龙鱼食物多元化是必须的,但仍然无法与野生环境相比,这就是为什么动物园在饲养动物时,虽然变换饵料,仍然会在食物中添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原因。
1、是我们提供的食物很多本身就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因为有可能不是野生环境取得的,很多的人工饲养的小动物;
2、我们的食物组成比例不能与野生环境相同,也许会导致某种维生素的缺乏;
3、鱼类的饲养有一个最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最大的因素就是――水。我们饲养是用经过处理的水,其中有机物、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相比野生环境河流、湖泊中的水少的可怜,换句话讲,野生环境的水营养丰富,而我们的水呢,只是H2O的单一成分(这话有点偏激,相对而论)。
维生素缺乏会导致龙鱼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下一天、下一月,下一年不会发生,但终有一天会发生的。而很多时候大家看到自己的鱼病了,首先看到是表象――细菌感染等,但内因却并不清楚,其实很多疾病分析,多种维生素缺乏是原发性原因,而细菌感染是继发性的。 很难区分维生素缺乏症或细菌感染,因为这二者最终表现的症状是相似的。维生素缺乏症的症状有:摄食量下降、饲料效率降低,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反应迟钝,体表出血、贫血、凸眼等(如 VA、 VB、烟酸、 Vc缺乏都表现出血、贫血等症状),这和细菌病症状相同,难以区分。所以必须同时调查了解食物、添加剂、喂食量、水质和病鱼检查,经过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鱼是变温动物,它对缺乏维生素在短期内不出现可见的病理症状,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维生素缺乏症一般要经历5个阶段(以VBl为例):第一阶段是体内储存的Vb1全部耗尽;第二阶段:细胞代谢遭受损害,但在临床上并未出现任何异常状态;第三阶段:出现病理变化;第四阶段:出现临床症状;第五阶段:出现继发性疾病或引起死亡。从第一到第五阶段要经过几十天到百余天,如果较多采用活饵喂养,时间会更长。早期难以察觉,所以会给人以错觉,认为正常无病,待出现症状或出现继发性细菌感染,为时已晚,病重的鱼难以挽救而死亡。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维生素缺乏疾病预防大于治疗。
1.酸缺乏:
食慾不振、運動性差、腸胃障礙或水腫(但並非腹水,而是指腸胃組織水腫肥大,這種情況解剖病魚後可以發現)。
2.維生素C缺乏:
這類的維生素缺乏,主要以骨質組織與傷口復原能力或經常性碰撞出血的影響最大,缺乏維生素C將導致:脊椎側彎、前彎,骨膠原形成的損傷,及各種物理性傷害後難以復原的現象。一旦發生脊椎側彎現象最好的處置方法就是馬上於食物中加入大量的維他命C,以防止進一步的側彎。另外維生素C的缺乏並不會讓魚隻有拒食或運動不良的現象,所以大部份會為人為所忽略。
3.維生素B1缺乏:
食慾不振、肌肉痙攣(死亡前痙攣)、喪失平衡感、喪失距離感。
4.維生素B2缺乏:
維生素缺乏會造成水晶體混濁(也就是發生白內障的現象)、食慾不振,會使死亡率增加。所以一般發生白內障,若非六鞭毛蟲或其它寄生蟲所引起的,要特別注意是否為維生素B1缺乏症所肇致的現象,這種情況不會是遺傳的,天底下沒有天生白內障的魚,只有白化朣孔的魚,請特別注意這點。
5.維生素B6缺乏:
缺乏維生素B6,將肇致食慾不振、運動能力失調,容易緊張(神經質)、腹水、呼吸急促,軟鰓內吸(內翻)現象。內翻鰓的魚雖然少見,但通常補充B6或整個B群即可改善並痊癒。
6.維生素B12缺乏:
B12的缺乏主要反應在血液的結構與體色影響,並造成抵抗力變差,容易受疾病感染等現魚,以血液而言,會造成血球數與血色蛋白質異常變化,在中大型魚之中,紅血球會產生組織不全或斷裂的現象,並出現大量不正常的血球,換而言之就是貧血。
7.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及D等為溶脂性維生素,在溶脂性維生素中,以缺乏A的影響較大,其他類的溶脂性維生素,對於魚隻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維生素A缺乏的表現為生長速度明顯下降、體色變白、眼球與鰭基部充血、貧血、肝萎縮等現象。
8.泛酸缺乏:
食慾不振;鰓絲呈桿狀,分泌物增加覆蓋整個鰓片,造成呼吸困難各鰭下垂。動作有遲緩現象。
9.肌酸缺乏:
生長遲緩腸胃澎漲,解剖腸道後將會發現腸道變成灰白色。
共有人打赏0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