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三湖慈鲷养殖基础知识之二:开缸篇

2016-07-26 16:33:08

17

52

本帖最后由 旁觀者╰╮ 于 2016-7-26 21:14 编辑

准备篇写完很久了,一直欠大家一篇文章,深感抱歉。终于有点时间了,把开缸篇给大家补上,希望能给准备开缸的朋友一点帮助。大家有关于开缸的问题可以在下方回帖提问,我会及时为大家解答
     一、滤材的摆放问题
     相信这个问题会困扰很多新人,东西都准备好了,该怎么摆放呢,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些滤材呢。这个问题有很多的版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我仅谈一下个人的一点经验,抛砖引玉,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调整。
     我的一篇文章http://sanhucidiao.cc/thread-924469-1-1.html,比较详细的说明了我的观点,我目前也一直在用的过滤组合方式。(以下是文章原文)
     首先,我们得知道过滤是干嘛的?我觉得,过滤只要是为了把那些硝化细菌分解不了的食物残渣等杂质与我们的水体隔离开的。至于鱼便便什么的就交给硝化系统吧,只要定时定量换水,可以说,硝化细菌能分解的东西都是浮云。第二,过滤的方式都有啥?至于什么底滤、背滤、滴流啥的我就不说了,只谈大面上的。过滤分物理过滤和生物过滤。先谈物理过滤,物理过滤就是用滤棉等材料,让水流夹杂着脏东西流经滤棉,过滤掉脏东西。生物过滤就是通过硝化细菌将脏东西进行分解等过程。弄明白了这些,下面就谈谈最近比较火的全棉过滤。
       全棉过滤,顾名思义,就是不用细菌环,伊罕球等生物过滤所必须的菌床,注重的是物理过滤。但是,在我看来,其实全棉过滤和生物过滤真的能分那么清吗?你的棉上也会产生硝化细菌的,而且,全面过滤就是全部都是过滤棉吗?我看不是,最早提出全面过滤的人应该没有说清楚,全棉过滤应该是滤棉加生化棉的组合。不知道大家看到过没有,普通滤棉长时间泡在水里,会变得像卫生纸一样,拿不起来,也失去了过滤作用。而生化棉不会,生化棉空隙较大,不利于过滤小颗粒杂质,但是溶氧方面确实无与伦比,在养硝化细菌方面堪比伊罕球。硝化细菌可不认识哪个是昂贵的伊罕球,哪个是廉价的生化棉,只要避光和氧气充足,那就是他们的乐土。
      再说说细菌环,单纯只用细菌环的应该很少,大部分人是细菌环顶上加过滤棉的组合。这种组合简单有效,物理过滤与生物过滤相配合,效果还不错,但是过滤环乱七八糟堆在一起,水流经过时会被打的很乱。这时,一旦你懒了,过滤棉泡的时间久了,或者过滤孔隙被脏东西塞满了,那么脏东西就会从边边角角涌向细菌环,在无数细菌环无数次的撞击摩擦以后,这些脏东西有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会留在环上,而绝大多数会被磨得很细很细,然后随着水流回到你的缸里。初期,肉眼无法看到,你会觉得水有点发黄,慢慢堆积的结果是水越来越肥,你的缸壁上褐藻也会越长越欢,你只能一遍一遍的翻缸、刮藻,却不知道为什么。
   而用过滤棉加生化棉的组合就能很大程度的避免这个问题,同样在过滤棉失效的情况下,生化棉粗大、规则的空隙能够引导水流的流动呈现规律性。同时,脏东西会从这些孔隙或穿过或留下,穿过的还会面临下面无数的孔隙的阻拦,而留下的会缠绕在生化棉的棉丝上。慢慢的,棉丝上的脏东西越积越厚,给脏东西穿过的通道也就越来越窄,直到他被牢牢卡住。这种过滤组合,初期会感觉水有些悬浮物,慢慢的水会越来越清,因为生化棉就像尽职的后备队员,在承担着菌床重任的同时担负着物理过滤的重任。时间长了,在清洗滤棉的时候,大家会发现,生化棉上全是脏东西,滑滑的。
      在清洗方面,生化棉也是远胜细菌环的,生化棉只需要放在水下边冲洗边搓,几下就会很干净,因为他的孔隙很大。而细菌环要全部捞出来一个一个清洗,很是一个麻烦啊。
      所以,我觉得全部用过滤棉只是江湖救急的做法,在水体因喂食过多等原因突然浑浊时,暂时救急的用法,如果想长期稳定的使用,还是推荐过滤棉加生化棉的组合吧。
上面的文章有些抽象,所以我就以带干湿分离盒的底滤缸来具体说一下滤材的摆放方式。以底滤缸分4格来说,第一格上方,下水口接的干湿分离盒,盒内全部放过滤棉,在不溢流的情况下,能放多少放多少,越厚越好。盒下面的第一格全部放生化棉,以生化棉紧贴盒底为准,紧贴盒底不仅能最大限度的增大硝化细菌的生存繁殖空间,也能起到消音的作用。第二格全部放大块珊瑚骨,用网兜装好,便于打理。第三格就比较灵活了,由于我的硬度比较低,所以我把第三格也放满了珊瑚骨。如果只需要一格珊瑚骨就能达到硬度要求,那第三格可以放麦饭石或者除氨石一类有益于水质的东西。第四格是泵仓和放加热棒的地方,就不要放别的东西了。(另外的过滤方式,大家可以举一反三的,比如说滴流,其实就是把底滤缸的4格摞起来嘛;上滤盒就是体积变小了的底滤吗,按照底滤的顺序摆放也是一样的。)
二、关于底砂的问题
摆放好了滤材,接下来就该往鱼缸里铺砂了。首先说明一个问题,好多人会问用不用铺砂或者必须铺砂么?我要说的是,能铺的话尽量还是铺吧。一是看起来美观,二是三湖鱼大部分都喜欢滤砂,砂子既是他们的玩具也是他们的工具(清腮和繁殖),在铺砂的环境下,他们更舒服更自在,发色自然也会更好。关于底砂的一些专业性研究,就需要论坛元老级人物三湖游的帖子来解释了。
1. 反硝化作用
     谈到底沙,就一定离不开反硝化作用与硫酸根离子的还原的话题了。大家估计都对鱼缸内的氮循环比较熟悉了,硝化菌通过氧化氨与亚硝酸离子获得固碳的能量,从而将氨与亚硝酸离子最终转化为硝酸离子。至于其他细节,在这里也就不再重复了。反硝化过程则是完全另一回事,好氧的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很难正常进行生命活动,而一遇到氧就死亡的反硝化菌这时就掌握了上风。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条件下可以“呼吸”硝酸离子。为什么说是呼吸?我们知道,吃进肚子里的东西之所以能给我们提供能量是因为我们获得了它氧化所释放的能量。有氧化就必须有还原,在好氧生物中,氧气则是最终电子受体,而在厌氧生物中,电子最终受体并不是氧。于是反硝化菌最终将硝酸离子转化为无毒的氮气,这是鱼友们喜闻乐见的事情。
2. 硫化氢的产生
    但是,同样的道理,某些厌氧菌也会利用硫酸离子进行“呼吸”,而这个过程的最终还原产物是有毒的硫化氢。相信大家都有闻过硫化氢那难忘的臭鸡蛋味......特别是在你肠道不适的时候(不多解释)!很多鱼友都非常畏惧硫酸氢,但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它的化学物理特性,用相应的措施对付它,那就没有什么太可怕的了。硫酸氢在常温下是气体,通常会在底沙较深的厌氧层中形成。当达到一定的量并往水里冒出时,它将部分溶于水并部分电离,产生氢离子与硫氢根离子(H2S ßà  H+  +  SH- )。当pH为8.2时,硫酸氢的比例只占6%而硫氢根离子则占了94%。只有水溶分子态的硫酸氢是有较明显的生物毒性的,而从上面的分析来看,这个量是比较小的。不仅如此,硫化氢在遇到氧气时会被分解掉(2 H2S  + O2  à  2 H2O + 2 S),其中一些金属元素(如铁)和光可以催化这个氧化反应。硫化氢对水生动物的危害因种而异,其中栖息在寡营养环境的鱼类(如坦鲷,溪流鱼等)是相对比较敏感的,而栖息于富营养死水的鱼(如埃及塘鲺)则具有惊人的耐受性。
3. 沙子的种类与坦鲷的习性。
      在对反硝化作用与硫化氢的产生有了初步的认识之后,我们可以开始讨论具体方案的优劣了。首先简单说说沙子的种类与坦鲷的习性。沙子的种类十分繁多,但为了简约,我们在这里只将底沙分为粗沙(例如河沙)与细沙(例如沙滩沙)。有的鱼友养的坦鲷有挖沙或滤沙的习性,不必多说,这种情况一定要使用细沙了。但有的坦鲷基本上不会碰鱼缸的底部,所以这就没有必要一定要用细沙了。也有的鱼友完全不用底沙,这虽然并不是完全不可行的,但鱼只在这样的鱼缸里压迫感会强得多,并且从观赏者的角度来说,鱼缸的观赏性大打折扣。
4. 方案评价
      
有的鱼友喜欢用很浅的一层底沙。这是一种可行的方案,只是维护起来非常麻烦。在水流在正常范围内,底沙在2cm厚度以内时,无论是粗沙还是细沙,一般不会产生厌氧层。但若长期不处理,随着有机物的不断积累,沙子间的空隙将被有机会填充,氧气难以充分与沙子接触,产生浅层的厌氧曾。这时候,人为的搅动或鱼类的滤沙都会将大量的硫化氢气体释放到鱼缸内,威胁到鱼的健康。所以,浅底沙的鱼缸一定需要定期的底沙清理,这个非常麻烦。
   
若在鱼缸内铺设一层比较厚的底沙,则底沙的上层是有氧的而下层是厌氧的。厌氧区会不断为你消除掉令人烦恼的硝酸离子,但也会产生硫化氢气体。但因为底沙足够深,鱼只的滤沙活动等一般达不到硫化氢产生的位置,也正因厌氧曾足够厚,下沉的有机物可以稳定的被分解掉而不积累。在不人为搅动条件下,硫化氢会非常缓慢的被释放,这样的硫化氢浓度对鱼只来说是几乎没有什么危害的。应该注意的是,厚底沙鱼缸的底沙一定不能人为搅动!不然,硫化氢一下子被大量释放,后果很严重!因为鱼友们用的沙子是各种规格的,沙子表面的水流速度也是有快有慢,我无法给出什么养的厚度才是合适的,这个需要你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改进。但总的原则是,我们希望底沙里既有有氧曾,也有较厚的厌氧曾。沙子表面水流越快,有氧曾越厚;沙子约细,有氧曾越薄,厌氧曾越厚。
三、关于养水的问题
谈到养水,首先需要知道为什么要养水。如果你有净水设备,那么恭喜你,你可以跳过这一段了,只需要调节一个PH值和硬度就可以下鱼了。但是相信大多数人还是自来水开缸吧。先跟随蜗大大看一下自来水里面都有啥。
http://sanhucidiao.cc/thread-1116208-1-1.html,就不附原文了,看得我都不敢喝自来水了。
其实我们养水只要是让自来水中的氯气挥发掉,这个时间可以控制在两天左右,如果打开过滤加爆氧的话,一天也可以。之后再加硝化细菌,我是比较心急的人,所以我一般不加硝化细菌液体或者粉末那种,我会把以前用过的老生化棉扔几块在滤材里面,再放几条臭鱼烂虾之类的加速硝化细菌的繁殖。
养水的过程比较简单,就是焦躁的等待,等待的过程中,我们一起学习一下蜗大大的另一篇文章《三湖慈鲷水质中毒分析http://sanhucidiao.cc/thread-958180-1-1.html
最近老看到有鱼友询问鱼儿暴毙的原因,发现其中大多数都是因为水质不达标造成的。其实已经有很多这方面的文章,但大都是长篇大论,对新手很不友好。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就水质造成鱼儿中毒,从症状、原理、数值范围这几方面给大家把重点提出来,简单分析概括。
酸碱度(PH
水的PH值决定了鱼血液中的pH,而鱼血液中保持pH值的酸碱平衡是鱼最重要的生理特征。如果鱼长期生活在超出其适应范围的PH环境中就会发生慢性酸(碱)中毒。如果PH在短期内出现急剧变化,鱼会发生急性酸(碱)中毒,表现为:异常好动、不停地游来游去、呼吸急促、经常跳跃,严重的甚至会造成死亡。慢性酸中毒会使鱼生长缓慢、产卵量下降;使鱼血液pH下降,血液中H+离子浓度增加,导致鱼体内许多酶的功能以及血蛋白的输氧功能发生障碍,致使鱼组织内缺氧,此时尽管水中溶氧量正常,但鱼仍会出现浮头现象,造成缺氧症。
氨(NH3
鱼缸内的氨主要是通过腐生菌分解缸内有机废物(鱼的排泄物、饲料残渣)产生的,少量通过鱼儿自身代谢直接产生。氨化作用也是水质净化的第一步。PH值越高,或者温度越高,氨在水中的毒性就越强,反之则越弱。所以氨中毒易发生在夏天或者碱性水质的鱼缸当中。因为单独氨的测试太复杂,所以通常鱼缸水质都是测试氨氮含量。氨氮高于0.2mg\L鱼儿就会出现氨中毒的症状,一旦高过2.0mg\L就会导致急性中毒死亡。所以三湖缸除了要有强大的过滤以外,温度一定要控制好,千万不能放任不管。
氨中毒鱼儿的表现为:轻度精神萎靡、食欲下降,中度呼吸急促、黑鳃、体表血点、鳃、鳍充血、突然发神经似的乱串,重度失衡侧体、翻肚皮。
水中氨含量过高,就会影响鱼儿正常代谢时氨的排放,导致不断在血液中累积。当水中氨含量持续增高,水中氨还会通过鳃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氨在血液中和血红蛋白结合产生高铁蛋白,会直接让红血球失去载氧能力。
亚硝酸盐(NO2
当腐生菌把有机废物转化成NH3后,紧接着硝化细菌就会把氨转化为硝酸盐(NO3),但可能会因为水体氧气不足,或者硝化系统孱弱 导致转化不测底,变成中间产物----NO2!这里人们往往认为NH3要先转化为N02,才能转化成NO3,这是一个谬误。
NO2对鱼儿的伤害和NH3一样,都是会把血液中的血红蛋白转化成高铁蛋白,从而让红血球失去载氧能力。所以它们的中毒症状大都类似:食欲下降、生长缓慢、浮头、黑鳃、突眼。不过NO2毒性没有NH3那么猛烈,只会缓慢作用于鱼儿,所以症状都相对轻微。低浓度会缓慢侵蚀血液,造成黄血症,最终导致体质变弱,并发症暴毙而亡。高浓度下最长会在两个月内死亡。动物长期和亚硝酸盐接触,体内蛋白质会被转换成亚硝胺,这是一种强致癌物质。
高效的过滤会让NO2无限接近于零,通常也最好不要超过0.05mg\L。顺便说下:水中氨在氧和硝化菌的作用下可以生成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也可以在低氧的条件下被厌氧菌反转为氨。
总结
三湖适宜生活在弱碱性的硬水当中,正好硝化细菌在PH8左右的水中效率最高,而且适宜的温度两者也高度重合----24-28°。但凡事有利就有弊,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水中氨的毒性比较大,所以像三湖这样的鱼缸在炎热的夏天更是容易出现状况。当然氨、亚硝酸盐也可以通过频繁换水来解决,但是就像汽车保养一样,人家5K,1W公里才保养一次,你的车100公里就要保养,虽然最后的效果都是一样,但是花费的成本却要高得多。三湖不怕吃得多,拉得多,就怕分解得不够多,不够快。所以一套强大的过滤就让众多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我国南方和北方的水体PH值是不一样的:南方偏软、偏酸;而北方水质偏硬、偏碱;这就需要我们对水体的PH值进行调节。三湖慈鲷适合生存在弱碱性的硬水当中,三湖界大神万宝鱼在他的文章《马拉维湖和坦噶尼喀湖的水质及调水》中明确表示:马鲷原生态PH为7.8-8.5之间;坦鲷原生态PH为8.0-9.0之间。生活温度在24-28°之间。
调节PH值的通常做法是现成的慈鲷盐或者小苏打,我建议新手尽量使用慈鲷盐进行调节,每次应该换水时提前把困好的水调节至原缸水的PH值再向缸内加水。如果是想提高鱼缸的PH值,应该慢慢向上调节,每次调高0.1-0.2,不宜一次提高太多,以免引起PH震荡危及鱼命。如果喜欢自己动手制作慈鲷盐,大家可以参考万宝鱼大神的比例。

做完这些,一个周后,就可以下闯缸鱼了,没有问题的话,恭喜你,可以让你心爱的小鱼落户你为他精心准备的别墅了。

共有5人打赏161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吉祥如玉666

沙发 2016/07/26

很棒的知识。

超qq001

板凳 2016/07/26

好样的,写这么多字,着实辛苦了

黯然浅笑

地板 2016/07/26

虽然不养三湖,学习学习也很好

蜗鱼

5楼 2016/07/26

知识量丰富、集中,好贴

likemagic

6楼 2016/07/26

三湖确实漂亮

龙儿乖乖

7楼 2016/07/26

好贴 这个收藏了

hxqiao

8楼 2016/07/26

学习了,非常有用

ass

9楼 2016/07/2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旁觀者╰╮

10楼 2016/07/26

1


谢谢捧场               

超qq001 发表于 2016-7-26 16:56
好样的,写这么多字,着实辛苦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