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如何培育新品种!
2016-03-16 10:27:50
3
3
一.孔雀鱼系统维持方法:
系统维持有2个目的:
1.爱好家不希望自己建立的系统灭绝和为了追求自己的“孔雀鱼的美”。
2.将孔雀鱼的魅力与文化流传给后世的爱好家。
现在台湾小卖店店头里,可以看到许多日系孔雀鱼的F1,或从渔场量产的孔雀鱼中选出的个体,但是非常少看到能符合“系统维持”条件的个体。台湾从日本及欧洲等地,进口为数繁多的孔雀鱼已经数年,笔者认为台湾的孔雀鱼爱好家,应该有能力把自己完成“系统维持”的孔雀鱼摆在小卖店的店头,与国外进口的孔雀鱼一较长短的时刻了。
做系统维持时,首先必须理解维持品种的“基本表现形”与“遗传基因型”。
二.系统维持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1.理解该品种的基本形。
2.理解该品种的遗传基因型。
3.要作出理想(目的)的表现形,必须在生后1个月内分公母。
4.确保处女母鱼作为交配之用。
目前台湾孔雀鱼爱好家对各鱼龄的体格标准似乎有误解,除了东南亚孔雀鱼之外,在台湾尚未从国外引进孔雀鱼前,似乎都是以消耗观赏型的量产孔雀鱼为主。这些渔场的孔雀鱼从需要目的与经济面来看,在饲养的过程几乎很少筛选公母。渔场冬天的水温降到20℃左右时,对孔雀鱼的成长也有很不好的影响。在饲养日本国产孔雀鱼时,日本的繁殖者几乎1个月内就分公母,至2个半月到3个月后才开始交配,所以造成台湾渔场4个月的孔雀鱼个体,还比不上日本国产孔雀鱼2个月—2个半月的尺寸的原因之一。
笔者记得刚开始出口孔雀鱼到台湾时,实际上只有2个半月—3个月的个体,还被认为是5个月—6个月的鱼,因此常常接到抱怨,虽然成长快速的个体不见得就是优良个体,但是要提升台湾版“国产孔雀鱼”的形质时,最重要的第一步便是分公母,以控制“性荷尔蒙”。
三.系统维持的基本交配法:
1.同胎交配:一般而言,同胎交配到F2—F4时会有体型变小,表现形衰退的问题。
对策1:选择交配用的种亲时,最好选尾筒(从腹鳍到尾鳍根部)较粗的个体。
对策2:不取F3,将F2的个体与别的系统交配。
2.同品种不同系统交配法:也就是让同品种不同系统的个体交配,是同胎交配对策Ⅱ使用的方法。因为是同一品种交配,所以不管用何种组合交配,全部的F1都会有目标品种的表现,可以说是安全性最高的交配法。
方法1:主系的公鱼或母鱼× 其他系统的公鱼或母鱼F1 F2
方法2:主系的公鱼× 其他系统的母鱼 F1公鱼 × 主系的母鱼F1
方法3:主系的公鱼× 其他系统的母鱼主系的公鱼 × F1母鱼F1
3.不同种不同系统交配法:这个交配主要是使用多品种母鱼进行交配。
A.主系的公鱼× 其他品种的母鱼F1公鱼F1母鱼(淘汰)。
B.F1公鱼×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
B.产出的F1公鱼 B.产出的F1母鱼淘汰。
C.B.产出的F1公鱼×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圣塔玛利亚蛇纹马赛克XYc(sm)。
C.产出的F1公鱼 C.产出的F1母鱼淘汰。
D.C.产出的F1公鱼×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
D.产出的F1公鱼 D.产出的F1母鱼淘汰。
E.D.产出的F1公鱼× 主系母鱼或与主系同品种的母鱼F2 F3 F4。
并不是每个品种都需交配到D.E.步骤系统才能安定下来,但是有些品种特别是像德系黄尾礼服孔雀,一定要交配到步骤E.才能确保公鱼尾鳍不会出现斑点的系统维持法。即使C.D.出现黄白尾公鱼的个体,就进行同胎交配时,其子代必定会出现有杂斑的公鱼个体。此外,进行德系黄尾礼服孔雀的交配时,方框中须淘汰的母鱼一定要淘汰这些应淘汰的母鱼可以说是造成公鱼尾鳍杂斑的根源,所以在分公母时就把母鱼淘汰也可节省鱼缸数。
4.反交:这种交配法同于同一系统时,可以说是接近同胎交配的交配法,生物学的书籍上,在做检定交配时一定会提到的“反交法”,在此解释较实际的使用方式。
亲代:公鱼× 母鱼——交配—1
F1:第一胎公鱼第一胎母鱼
第二胎公鱼第二胎母鱼
第三胎公鱼第三胎母鱼
第一胎公鱼× 第一胎母鱼——交配—2
F2:F2的公鱼 F2的母鱼
F2的公鱼× 第三胎母鱼——交配—3
交配—2如果是在鱼龄2个半月时进行,而交配—3又是在F2的公鱼2个半月时交配的话,交配—3的第三胎母鱼年龄约已经4个半月以上,可以说是可以当成种母鱼龄最老的容许范围。所以交配—1及交配—2如果使用2个月大的公鱼时交配—3的第三胎母鱼的年龄就会更年轻。有些人的反交是用F1♂只有2个月大,而母鱼采用鱼龄已5个月以上,也可以说是生过3胎以上的母鱼了,如果使用此母鱼再进行反交的话,子代就是第4胎,第5胎了,如此鱼龄的种母将无法期待会生出优良的个体。
系统维持的交配法有以上数种,其最佳的方法是必须要依照孔雀鱼爱好家作鱼的目的与品种而异,日本产的孔雀鱼之所以高价贩售,除了贩卖美的价值个体之外,最大的价值是利用遗传理论,让下一代的表现与亲代相同或者甚至更好,为了达到此标准,就必须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改良交配,如此造成日本产的孔雀鱼高价贩售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要了解孔雀鱼是必须要重复交配数代后,才能知道孔雀鱼的奥妙处。孔雀鱼和一般工业制品不同,不见得饲养多代和累积多年经验后,就能把该系统维持在最好的状态。即使是有经验的累积,和能将孔雀鱼维持在一定的水准的爱好家,如果要继续维持高水平的状态,是件非常高难度的事。依笔者多年作孔雀鱼的心得认为,作孔雀鱼达到某一程度后,“做”孔雀鱼已经不在是经验的多,反而是受到努力和感性的影响较大。
关于系统维持的粗浅见解
以前所说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说的不对还请鱼友们多多指教!
(一)系统维持分为同系维持和异系维持两种方法。
目的是什么?应该是利用同系而血缘关系比较远的鱼,或是选择在其他品系的鱼身上提取有利于自己的鱼的特征,来与自己的1线亲鱼交配,以避免1线亲鱼长期同胎自交,也就是近亲交配,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基因退化而导致的表现不佳,促使自己的1线亲鱼品系特征表现的更好、基因更稳定。
但做系统维持时,其过程是很复杂的。举同系维持做例子,并不是简单的把同系而血缘关系很远的而又表现很好的两只公母鱼拿来做交配,就可以得到表现优异的子代的。一般来讲,鱼友拿到其他同系的鱼后,往往直接就用来做维持,其是否具有隐藏的没有表现出来的其他的隐性基因?我们不一定掌握的很清楚。所以我们盲目做的话就很可能导致所繁殖出的子代鱼很不理想甚至是五花八门的。例如我们经常会看到有些鱼友说拿白子与白子交配后,所得到的子代居然都是黑眼睛的……
所以我们在做系统维持时,需要将引进用来做维持的2线鱼先繁育,以确定其基因类型和稳定程度,同时储备出来足够数量的处鱼母鱼和合格的幼公来做维持消耗。如果2线子代表现很好很稳定的话,就可以用来做维持了。但即使是这样,我们所选的用来做维持的2线的基因,我们还是不能清楚的了解的,需要我们在做系统维持中来验证其是否具有隐性基因的。
在做完系统维持后,1线 X 2线所得到的F1子代,如果2线没有隐藏的其他的隐性基因的话,那么子代应该会表现的很好,会继承我们所要保留的1线的良好的品系特征,同时由于2线血统的导入,会使1线的品系特征更明显、体形也更加粗壮。这样的话,我们的系统维持的目的初步就达到了,而要全面达到目的,还要看F1子代所繁育出的F2代,如果F2代表现的完全与F1一样甚至更好,那才是完全成功了,也就是固定了,基因稳定了。
如果F1表现的不好,例如品系特征没有提高甚至有明显的缺陷,那就说明2线鱼有隐性基因而导致的,我们可以考虑另换线,或在F1中挑选出表现相对好的,继续与1线做回交或同胎自交来不断提高1线基因等方法来继续改进。
总体来说,系统维持不是一件简单的1+1=2的事,我们奋斗的目标应该是1+1》2。但搞不好的话甚至会出现1+1《1的。所以我们要掌握好系统维持的基础和规律,系统科学的运用杂交、返交、回交、自交等方法,来持续的改进并固定出我们理想中的目标鱼来。
(二)母鱼被不同公鱼打过,后代会怎么样?
呵呵,很经典的问题啊,很多鱼友都有这个疑问的,我们就仔细研究研究啊.
首先,我们要知道一个常识,就是母鱼有特殊的储存精子的能力.具国内外相关的资料表明,母鱼可以把第一次交配过来的精子,储存起来,可以保证连续三胎用来受精卵子的,所以说处女母鱼对于玩家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必须保证它的第一次交配,用最好的公鱼来进行!如果去某位玩家家里,观察他没有从小就进行公母分养的话,那这位玩家的鱼的品质,是绝对无法保证的.
而具我个人的实际繁育中总结出的经验,母鱼也会在接受另一尾公鱼的精子后,会随机的使用另一尾与之交配的公鱼的精子,和第一次交配公鱼时储存的精子,同时用来使卵子受孕的,例如我的一尾野生色母鱼,第一次与野生色公鱼交配后,第一胎的鱼都为野生色;在生完第一胎后,我把它与另一尾黄化公鱼和缸交配,在她的第二胎里,居然同时出现了野生色和黄化两种体色的子鱼,但黄化子鱼的比率远远低于野生色子鱼.由此可见,母鱼是会随机同时使用不同公鱼的精子的,但使用后来公鱼精子的比例,应该是很小的.
而且我们如果是用同体色但不同个体的公鱼,先后与母鱼交配的话,我们几乎完全不可能确定母鱼所繁殖的后代,到底是哪尾公鱼的后代的,所以我不赞成轻易更换公鱼与受过孕的母鱼交配,这样会使我们在选种时面临难以克服的疑问.所以我一直建议想玩血统纯正、高品质孔雀鱼的鱼友们,一定要重视公母分养,确保随时有处女母鱼可用的.
(三)水的酸碱度和硬度对鱼饲养的问题?
更感谢大家的支持和参与,呵呵,大家一起研究,互相学习,才会进步的更快啊。最好是象孔雀海兄弟这样,提出问题来,大家才能探讨的更彻底的,呵呵。
就孔雀海兄弟所提的“个头大的代表体质较好,食欲旺盛,抗病能力强,为什么不选呢?”这个话题,我只能从我个人的实际养殖经验总结来讲的。因为在实际培育过程中,我总结出了一点点经验,就是在同胎鱼中,个头发育最快的,往往品系特征却发育的不好,甚至是性腺的发育都有问题,比如长的很大的所谓的“巨种”鱼,都是没有繁育能力的雌性化雄鱼,它们在同胎中往往发育的是最快的,个头也最大,呵呵。
而同胎中发育迟缓的个体,具我观察,往往品系特征却最突出。但致命的一点是,体质极弱,所以也不适合留的。因此我根据以上所发现的规律,才建议鱼友挑选发育适中的鱼,来有选择性的培养的,呵呵。
(最后一句话)终于全部写完了!以上只是我个人的经验!希望能给鱼友带来一些提示!如有不到之处还请广大鱼友提出批评与指导!
孔雀鱼异品系基因維持或改鱼选种之參考
问不同颜色的鱼种交配会得到什么颜色的子代问题,虽然有鱼友直接回答是“杂鱼”,这样的答案虽然有其道理,但我宁可称之为“过程鱼”,因为两种纯化的鱼,经过基因交换后,仍然可以再经过自交或反交的技术操作,找回或改良原来的品系【基因维持的基本方法之一】或衍生出新品种,新表现【做鱼的方法】,因此:
提出颜色基因强度之论述:“蛇王”红色“蓝色”黄色“雪白”超白“就是说
1。蛇王的基因强度最强,其他颜色之鱼种与蛇王交配都会出现蛇王之花纹,且不易用交配之方法将蛇王花纹洗掉。
2。红色鱼配其他蓝,黄,白色的鱼,红色会盖掉蓝,黄,白色,会得到以红色为主的子代,经过纯化可以得到红色系的鱼。
3。蓝色的鱼配其他黄,白色,超白的鱼,蓝色会盖掉黄,白色,会得到以蓝色为主的子代,经过纯化可以得到蓝色系或天空蓝的鱼。
4。黄色的鱼配其白色,超白的鱼,黄色会盖掉白色及超白,会得到以黄色为主的子代,经过纯化可以得到黄色系的鱼。
5。雪白的鱼就只能找超白来改了,这也就是为什么雪白与超白经常被当作工具鱼的由来。
这是提供鱼友做异品系基因维持或改鱼选种之参考。
共有人打赏0龙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