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分享下养鱼体会

2016-01-02 19:11:54

36

转帖:慈鲷之家
写点东西,主要是我养三湖两年以来的经验和教训。说的不对的,或不足的,请其他朋友指正补充。

先做一些名词解释~是我刚接触三湖时不是很明白的,不知道新加入的朋友是不是也和我当时一样不太明白这些词的意思。

1 野生鱼-直接从非洲三个湖捞上来的鱼,品相应该是最好的,特别是颜色,是人工鱼无法比拟的。当然,如果是有残疾的鱼,即便是野生,也失去了作观赏鱼的资格。野生鱼最大缺点是状态往往不好,不适应咱们这的环境或者在运输过程中受了损伤。所以买的时候要挑好。 我刚听到这个词时的疑惑:怎么区别人工和野生?

2 人工鱼-人为的,用野生鱼繁殖的鱼,管第一代叫F1,第二代叫F2,以次类推~前几代因为是野生鱼繁殖的,所以体形,身上的花色基本保持了和野生鱼一样的状态,但繁殖太多代后可能是近亲或者不同的鱼相互杂交,品质会下降,说的最多的就是六间黑色栋线上的白班问题,当然六间的白斑到底怎么形成的,具我所知现在还没有人能拿出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有的,只是一些人的猜测。 因为人工鱼省去了长途的运输和打捞,并且一般是渔场大规模养殖,所以价格低,品质也不错,最具性价比。 我刚听到这个词时的困惑和误解: ①“人工”人怎么能做“鱼”呢? ②应该人工鱼比野生鱼好吧,毕竟人工的环境比野生的要好!现在想想我这个错误的想法可能是受中国金鱼的影响,金鱼就是人工用野生鱼杂交繁殖的,比野生的漂亮多了!呵呵。

3 德系-德国人繁殖的人工鱼。在欧美养三湖的人比较多(没出过国,看一些外国鱼友的图片网站和听大家说的),德国渔场的鱼,都是用野生鱼繁殖的,品质有保证,因为毕竟觉得德国人办事严谨。所以在大陆,德系就代表着最好的人工鱼。 下面这个说法是我听台风分析的,我觉得特别有道理。德国人办事那么严禁,那就不应该把特别小的鱼卖出来,为什么?六间长大了30多厘米,3厘米的小鱼?看的出好坏么?3厘米的小鱼看着没问题没白斑,养到8厘米没准就出白斑了!因为那么小的鱼根本看不出品质!其他鱼也是,因为鱼出场前为了自己的声誉和买家的利益,应该把残次的淘汰!可3厘米的小鱼怎么看好坏啊?所以都是大陆或台湾产的冒充的!还有一个证据,就是德系也是非常贵的!有不少鱼友算过这笔帐,运费加上不定过了多少道手,价格可想而知!可咱们看到的所谓德系呢?

我说个我的亲身经历:一个鱼商打电话给我,说来了一批德系kipili(六间的一种,跟曼波差不多),180一条,我到那一看,满眼的白斑,真的是每条鱼都有,当时台风已经告诉我德系不可能品质很次。并且那个鱼商之前跟我聊天时说过没有人能一下拿的起那么多德系鱼,我就问他,你这鱼怎么这么便宜?你说别人拿不起你怎么就拿得起?德系鱼怎么品相这么次? 他支支吾吾不回答。 我看有的鱼还有得挑,因为我是鱼来了的第二天去的,就捞了4条,回来上网一看,正好看到情迷撒依蓝在卖自己野生kipili繁殖的小鱼,150一条,买4条以上还打8折还是9折我忘了。原来是这么回事啊!!!这就是那鱼商所谓的德系! 我马上打电话给那鱼商问这事,他说德系就是F1,然后就又支支吾吾。我说德系是F1不假,但F1不全是德系! 我能接受鱼友繁殖的鱼,因为也是品相好的鱼繁殖的,但有必要说是德系么?干吗这么崇洋媚外!

还有一次,我从北京最大的三湖商黑庄户那个台湾人那买了10条“德系K型撒依”,回家一看,第一栋线不是倒三角而是跟布隆迪一样的短线!我赶紧把照片发网上让大家帮我看,当时我就是太相信那个台湾人了。最后还好我给退了。但真的极大的打击了我养鱼的好心情。 说明什么?别信什么野生,德系,岛产,自己捞看着品相好的才是硬道理。 说说怎么那么多野生,德系? 都是鱼商编的!拿品相好的当野生鱼,品相比较好的当德系。就为一个字“钱”。

我主要养的是六间,说说撒依的事,撒依分3种(目前是这么分的)一种是最常见的,叫K型,就是kapampa的第一个字母;一种是MOBA;一种是比较新的,所谓的蓝的特别嫩的其顿巴(kitumba),因为据说是最好看,所以现在跟雨后春笋似的一下多了起来,我是很怀疑的到底是不是其顿巴,因为撒依就是从原扎伊尔现刚果捞上来的,扎伊尔译音撒依,那这三种其实离的很近,小鱼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就是大鱼也看不太出来。有一次我去看鱼,说这撒依不错,那鱼商特不屑的说:“这是莫巴!不是撒依!”我真想说:“你是北京人,不是中国人!” 以前还有一种叫摩力洛(Moliro),已经被排除出撒依的行列了,因为据说他的背鳍发黄~

再说说pH值和硬度和盐份,我就一起说吧,北京不用去调这些!三湖鱼生长都没问题!都皮实着呢!再说一般买的都是人工鱼,根本就适应了,但毕竟是热带鱼,温度不要太低,25-26就成了,温度高点促进他们活动。

还有很多人说自己的鱼长的慢,这是一个心态的问题,总想自己的鱼长的快点,我认为养鱼不是比赛!让鱼长的太快只有多喂,让鱼多吃,这样很容易把鱼撑死,因为三湖里供鱼吃的东西并不多,他们的消化道比较长,吃的太多非常危险。 我推荐一种能让鱼吃的多又不会撑坏的饲料——冻丰年虾,这东西我觉得就跟彭化食品似的,非长好消化,我喜欢肚子胖一点的六间,就多喂点丰年虾,把肚子撑起来,以后再喂颗粒饲料鱼也会吃很多。象血虫我一直喂,但喂的不多,因为有小鱼生命的教训啊! 还有一个喂颗粒饲料的经验,虎和六间等坦湖鱼不爱吃漂在水面的饲料,我就用白开水泡饲料,5分钟后用手按一下,饲料就下沉了。也可能我的鱼是让我给惯出毛病了。

我饲养三湖遇到的痛苦:
1 这些鱼生长速度缓慢,养的人也少,不象罗汉,龙那么多人养,养的人多了可以互相鼓励,相互交流经验,也不会烦,而咱们需要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往往是象一个孤独的斗士,在独自努力,但我想只要坚持到最后,咱们的鱼会给咱们信心,毕竟当初选择他们的时候就是被他们的美丽和气质所吸引。
2 因为数年前大陆就有人饲养三湖鱼,现在他们的鱼都已经开始能够繁殖,并且三湖是比较好繁殖的,而中国的每一个赚钱的行当都挤满了人,肯定有不少人看准了三湖受欢迎的商机在饲养繁殖,但为什么现在鱼还那么贵?其中的原因我想有炒作的成分,甚至就拿鱼友繁殖的当德系卖,买鱼友的鱼我可以接受,只要品相好,但我不能接受上当受骗,这真的极大的坏了我养鱼的好心情。所以我现在买鱼都很慎重~(但当还是一直在上~呵呵。)现在很多品种台湾,海南甚至很多大陆的鱼友都能繁殖出来了,德国人能办到的我想中国人也能办到。

买鱼~ 我强烈建议鱼要自己去鱼店里挑。 说个我朋友的小事,他养七彩,经常去逛十里河夜市,那都是游商,有个北京的鱼商的鱼还不错,熟了以后我朋友去他家亲自挑鱼,正好鱼商来了批新鱼,我朋友挑了几条,闲谈中说你这些鱼这周就该上市了吧?鱼商说是,还说“我这鱼都是先卖好的,大的,我不能把次的卖别人啊,稍微小点的我养大了再卖~” 我朋友没说什么,但回来跟我聊天时说DSB才先买好的呢!换成你先卖好的留着次的啊?果不其然,周五我们去逛鱼市,他确实上新鱼了,但都是最小的…… 我想说什么~买鱼一定要亲自去挑去捞!价钱都一样,别奢望别人给你好鱼!

还有,买鱼最好买大点的,至少是亚成鱼,因为小鱼第一看不出品相,更主要的是一些鱼生长发色很慢,并且六间,虎里经常出现老头鱼。
算笔帐,你买小鱼,水电,饲料,包括正常的损耗和淘汰品相不好的,总的花销一点也不比买大鱼便宜。
混养的体会,应该说是教训吧。
我现在是1.5的缸一个,1米的缸一个,以前是虎(5-7厘米)和六间(10厘米左右)养在1.5的缸里,鱼活的都挺好的,1米的缸里养的是红马面,鸟嘴,台湾和一条就算是皇帝吧。
考虑到1米的缸养巨型马鲷不太合适,又从体形的角度加以考虑,就把红马面和台湾和皇帝和六间养在了一起,原因就是觉得这些鱼长大了都能到20多厘米(主要是红马面和六间)。
并且在这个时候买了4个雪花幼鱼,(暂时养到1米缸里,因为怕放大缸里被红马面吃了),也是想养大了放到大缸里的。
而虎长大了不过10多厘米,就统统放到了1米缸里。
我完全是只考虑了鱼的大小,或者说为了看着顺溜点。但忽略了鱼的性情。
现在想想性情其实比大小匹配更重要。
人以群分,怎样分群,我想更应该是以性格分群吧~
后来问题就出现了,虎比较神经质,到了小缸里特别的不适应,食量明显减少,我很着急,更重要的是马湖鱼太凶,或者说太活泼,1.5的缸他们3条鱼占了4/5的空间,把我的六间全挤到一个角落里去了。虽然六间吃东西还是比较正常,但长期受压迫,恐怕对鱼也不好。
特别是前两天,红马面发情,把所有六间全赶到了靠近水面的地方,熟悉六间的人都知道,六间是很少到水面活动的。并且把不少六间的臀鳍和尾鳍咬散了,六间体色都发黑了。
周二我赶紧把所有的虎又捞回了大缸,把红马面和台湾他们捞回了1米大缸。
出乎我的意料,虎进大缸之后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适,立刻适应了环境,而1米的缸也没有委屈了红马面和台湾,他们也好好的。而六间又自由的在整个缸里游动了。我看着真舒服啊!

说到底,一句话,不要用大小来作为混养的标准,要以性情来区分。
或者是每个初学者都知道的混养的鱼不能互相打,互相掐,而我连这都忽略了,真是傻啊!
再补充一下我对箭鲨和六间的混养,以及三湖和异型的混养。
首先,有些人认为六间吃箭鲨,理由是在坦湖六间就是以箭鲨为食。但我养的六间从没吃过箭鲨,也许我的六间比较小(最大的不过15厘米)但箭鲨刚来的时候就4-5厘米,跟火柴棍似的,而且情迷也说过他的经验,六间只有在饿极了的情况下才会去追追箭鲨,其实六间挺温顺的,如果从小就和箭鲨养在一起,即便长大了体型差异很大,六间也不会吃箭鲨的。
然后是三湖鱼和异型的混养,很多人说这样不好,三湖喜欢碱性水,异型喜欢酸性水,这话不假,可谁真的去调水了呢?真的把水调成碱性了?很少吧?所以一般缸里的水就是当地水的水质。养三湖,养异型都没问题。还有人常说的养三湖不能养水草,因为水草不太喜欢碱性水,我想这和三湖和异型的混养是一个道理没必要解释了吧?
凡事要多动脑,自己多思考,不要人云亦云,最好是再加上自己的实践。

共有人打赏3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长春—坦湖鱼霸

沙发 2016/01/02

耐心看下去,学习了

刘亚希

板凳 2016/01/02

学费总是要交的,想到了我一开始玩三湖时候的情形,也是被坑的体无完肤

长春—坦湖鱼霸

地板 2016/01/02

都一样,整缸鱼暴毙的情况我都遇到过

红色魔鬼

5楼 2016/01/02

感谢楼主分享经验

超qq001

6楼 2016/01/02

虽然是转载,但是很受用

karmen11

7楼 2016/01/02

一篇好文 值得大伙看看学习

邓轲

8楼 2016/01/02

确实是篇好文章,从文章可以看出是一篇自己的心得体会,学习了

apple0010003

9楼 2016/01/02

学习了

西郡雪

10楼 2016/01/03

写的太好了,全是实打实的经验,谢谢分享!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