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鱼类VS水质VS饲料

2010-10-23 09:17:04

6

鱼的吃,喝,拉,撒,睡,外加呼吸全部都是在水中完成,所以过往的人都说:养鱼先养水,可见水质对鱼的重要性。要想创造完美的水族生态,就要掌握能量的流动,使能量收支平衡。于是,下面就告诉大家水族箱内能量的来源,及能量对养殖生物的影响:在人为的蓄养中,能量最主要来源于饲料,其次是电能如加热管,降温器等。鱼类是变温动物,在其忍受范围内,水的温度高鱼类代谢增加,所需饲料相对增加,当水温低时代谢降低,饲料需求低,甚至不吃。所以饲养人透过加热器(降温器)将电能转换成热能供给鱼只最适温度,使鱼类代谢稳定。若已将水温固定,则剩下的能量来源主要就是投喂的饲料;饲料不但提供了鱼类基础维生代谢能量外,更共给了成长的所需能量。

顺便一提,饲料中可以被鱼类当作能量来源的成分主要为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而维他命也可提供能量但因饲料中只有微量添加,没有多大的影响,另外无机盐类大都已被氧化,呈安定状态,不列入能量来源考虑。

饲料被鱼吃进肚子后,有多少百分比转成鱼只的一部分?又有多少百分比被排出鱼体外?以何种形式呢?

举例子来说,如果饲料转换效率(F.C.R)为1.5,也就是说鱼只吃1.5公斤的饲料(干重)可转成鱼体的重量1公斤。但并不表示有1公斤被鱼只吸收及0.5公斤排出体外,因为换算鱼体1公斤,其实有70~85%的水重,也就是说:吃了1.5公斤的饲料,虽长了1公斤的鱼肉,但是扣除水重,只有0.15~0.3公斤约15%被吸收转换成鱼体成分,而有将近85%的饲料被鱼体消化吸收后排出体外。排出后的成分又以什么形态?跑去哪里?

鱼类排泄的废物有两种形态:颗粒性及溶解性。主要透过排泄孔排出粪,尿,也透过鳃将一部分含氮废物排出体外溶解在水中。颗粒废物----粪便由纤维,脱落的肠道细胞及饲料成分,其中大概还有10~40%饲料成分未完全消化利用,排放到水中。而溶解性的废物在水族箱中我们最常讨论的也是最担心的是含氮废物的含量,因含氮废物的积累会对鱼造成毒害。

针对氮素的来源,消化,吸收及排放来看,主要来源为饲料中的蛋白质,经过鱼类的肠胃消化酵素分解成各种氨基酸小分子后由肠道吸收,来不及分解的及无法吸收的集结成粪便就由肠道末端排泄孔排出,已经由肠道吸收的籍由肠道周边的微血管输送至全身细胞,氨基酸有的被用在合成鱼体细胞,有的则是被细胞当成代谢能量消耗后变成含氮废物如氨或铵等,再籍由血液带至肾或鳃排出。

在鱼类生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透过鳃来排泄含氮废物,以扩散作用的方式来排放。扩散作用就是某种成分由高浓度往低浓度分布,举一个生活当中的例子----放屁,放屁的人会感觉到由很臭到不臭,即是臭屁的分子由高浓度渐渐想低浓度散去。回到主题:正常良好的水质环境,水中的含氮废物浓度低于鱼体内的浓度,所以鱼体内的含氮废物可籍由鳃部的扩散作用排到水中。假设含氮废物在水中无法分解或被吸收利用,则含氮废物的浓度会一直累积增加,当浓度高于鱼体内的浓度时,含氮废物便经由鳃部由水中扩散至鱼体内。当鱼体内的含氮废物高至某种浓度时便会对细胞造成毒性,于是这时候鱼类为了要生存,鳃部细胞就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叫做细胞的主动运输,将扩散进来的含氮废物送出鱼体,如此这般又造成了两个问题:第一,喂饲料所产生的能量原本希望鱼只用来成长,但因为水质的不好,鱼只好将能量用来抵抗含氮废物由外而内的扩散而不会拿来成长了。第二,当含氮废物达到一个浓度后,鱼只不会再进食,表示不再有能量供给给鱼只,鱼只能靠以往储存在鱼体内的能量来抵抗外来的含氮废物,最后当能量用完时,外界的含氮废物便一举入侵,破坏鱼体细胞,刚开始小部分的细胞中毒,只造成鱼的泳姿怪怪的,时快时慢,当大部分细胞中毒后,便躺在一旁偶尔抽筋,最后一命呜呼。值得一提的是当水质不好,鱼只不再进食时,如果主人不查还拼命丢饲料,而饲料的能量非但无法提供给鱼类,反而供给水中的细菌充分的成长能量,不论好的坏的细菌都大量繁殖,细菌大量繁殖的结果造成水中氧气的缺乏及坏的细菌感染鱼只,造成鱼只缺氧又生病,加速鱼的死亡。

由上一段可知,如果只知道将饲料丢进水中给鱼吃,而不去了解饲料能量的去向及观察鱼只的行为反应,最后鱼类只有死给你看。当然一般人在养鱼时最基本都会发现水好象变混浊了,要换水了。水变浑浊代表水中有过多能量使得水中的细菌数增加,当细菌数增加到某一程度,影响光线的穿透力。在简易的水族箱中,水变浑浊然后换水,其实就是一种水中能量的释放,因为简易的水族箱中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生态,所以无法达成能量的平衡,多出来的能量只要靠换水将水中过多的能量释放以达成能量平衡。

回过来讲人为的,比较接近完整生态,如水草缸或装有过滤系统的水族箱的能量如何达到平衡?接到上两段,当饲料喂给鱼类,鱼类所排出的含氮废物及排出的粪便由虾或细菌等再分解成含氮废物排至水中,透过几条管道:一,由水生植物吸收转换成植物细胞;二,有一些附着在多孔性材料上面的硝化细菌,脱氧菌及植物根部的固氮菌分解成无毒的氮气及氧气释放会空气中,因此当喂给鱼类的饲料所产生的含氮废物量能够完全被上述两条管道分解,则水中的能量即能达到平衡。不过水中的能量为动态的变化:因鱼会长大,会增加,水中的植物及菌数也会增加或减少,所以外加的饲料量,电能等能量必须视分解管道的畅通与否;目前随无精确的仪器来侦测水中能量的多寡,但是市面有水质测试剂如阿摩尼亚(NH3/NH4+)亚硝酸盐(NO2-)及硝酸盐(NO3-)的测试剂可以做为水中能量的指标,而能量少对鱼类及整个生态影响较小,故为避免能量过多造成负荷,更保险的做法就是定期少量换水来释放能量。注意!是定期少量而不是随意大量换水,否则水中的长期或瞬间能量不足,一定会造成鱼类的紧迫及生态的破坏。

以上只是针对水质中的固定温度和喂养鱼只饲料后能量的流向来讨论,其实水质除了温度会影响外,还有酸碱值(PH),硬度等都会对饲养的鱼只造成影响,而且这些因子都是互相影响的。例如:在温度方面,假使你的鱼缸没有恒温管。然后你又知道明天会有寒流要来,请问你会如何喂食?假使和平常一样的喂饲量,而且鱼也正常吃下去了,由于鱼类是变温动物,这时候鱼体温也下降,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所有代谢功能都变慢,这时候肚子里还未消化的饲料“卡”住了。该由鱼分泌的酵素来消化的没有消化,反到是被由吃饲料是一起带进来的细菌拿去利用,然后大量繁衍在鱼肚子里面,结果就是肠炎;假使寒流来的晚些,等鱼只代谢完毕后排泄在水里,温度下降了,鱼好象没有问题了,错!因为另外一个问题刚要发生,这时候粪便及含氮废物都排放到了水里,水里的硝化细菌因温度低而硝化作用变慢,含氮废物(NH3/NH4+)无法分解成较无毒的硝酸盐(NO3-),且水的酸碱值会一直增加,当PH上升水中的含氮废物较无毒的铵(NH4+)会转换成有毒性的氨(NH3)对鱼体产生伤害。由上述例子可以知道在水族箱的生态中变因很多,而且任何因子的改变便会牵动其他因子的变化,所以我们可籍由正确的知识,良好的设备及简单科学的仪器检测来帮助我们创造稳定的水族生态。

共有人打赏0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微尘

2010/10/23

说的很细致

zh12345

2010/10/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神龙游缘

2010/10/23

回复 tosenlun 的帖子

专业,理论性强对渔友养鱼实践大有益处.
   

wrqizy

2010/10/23

很好,学习了

文明土匪

2010/10/23

学习了        

83689

2010/10/23

很好,学习了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