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巅

【原创】长篇大论之如何规划你的海缸,耐心看完受益匪...

2014-10-11 23:32:13

14

156

新手准备下海时,往往因为暂时缺乏相应的经验和知识,会对如何置办鱼缸这事感到很茫然,看到这种情景我很替这些新手朋友着急。海水缸的设计确实牵涉较多的因素,初期考虑欠妥会给后期带来不少麻烦,且不说后来可能额外增加时间与金钱上的支出,搞不好还得重新来过。
1、要养些什么生物?
    有的人可能以为,只要海水缸搞好了,所有的海洋生物都可以往里放。从理论上来说,这样的说法没有什么大毛病,但是不同的生物对环境的要求有所差异,最好还是事先规划一下自己要养什么生物,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设计鱼缸。如果把常见的海水缸生物分一下类,那么相对饲养难度从低到高依次是:
鱼类(大型鱼还是小型鱼?哪个科的鱼?)
清洁用的节肢动物和软体动物(比如螃蟹、螺、虾等)
软珊瑚(比如菇、草皮、水珊瑚等);
LPS(大水螅体珊瑚,比如脑、榔头等)
SPS(小水螅体珊瑚,比如鹿角、微孔等)
    以上排序之所以称为相对饲养难度,是因为上述的每个类别中都有难养的和易养的物种,细化到具体物种的饲养难度时,难度会跨越这种不甚严谨的分类。比如,有些鱼的饲养可能比珊瑚还要困难。另外,饲养难度与水质、食物、水流、光照等环境条件都有关系,具体到每一个环境条件纬度上,难度排序又会有所不同。我之所以非要把它们拍个序,是想让新手了解一个规则:设计鱼缸时,要以你想养的难度最高的生物为标准来配置设备,否则会出问题。一般来说,能养难度高的生物了,低难度的生物都能照顾得好。
    观赏用的节肢动物、软体动物以及棘皮动物如海星、海马等,它们的饲养需要针对性的条件,难以一概而论,如果你对这些偏门的生物感兴趣,只能自己慢慢研究了。
    只养鱼的缸一般称为FOT(Fish Only Tank),养珊瑚的缸则被称为RT(Reef Tank)。但是几乎没有人只养珊瑚不养鱼,所以RT缸里一般是既有珊瑚也有鱼。
    有些新手对珊瑚的分类方式也不太清楚,不了解软珊瑚、LPS和SPS的区别。LPS和SPS都是造礁珊瑚,英文分别是Large polyed scleractinian和Small polyed scleractinian,这两类珊瑚都能通过生物石灰化过程产生碳酸钙骨骼,所以被称为Scleractinian Coral,就是造礁珊瑚的意思。它们两者的区别在于水螅体的大小,LPS是大水螅体造礁珊瑚,SPS是小水螅体造礁珊瑚,后者也被俗称为硬骨珊瑚。软珊瑚是那些不能产生碳酸钙骨骼的珊瑚。一般来说,软珊瑚的饲养难度要小于LPS,而LPS的难度又小于SPS。
    不同的鱼类,其饲养难度也有差别,以常见的鱼类为例,雀鲷科的鱼最容易养,难度稍大的是倒吊科的鱼,再往上是神仙科,最难的应该算是蝶鱼科。与我前面给出的饲养难度排序一样,鱼类之间的难度排序也是相对的,具体到某种鱼时,还要具体对待。
    在规划要养的生物时,最好注意一下这么几个问题:
要考虑鱼的生活习性。有的鱼在水体的中上层活动,有的在底层活动。中上层活动的鱼的观赏性要比底层活动的鱼好。底层活动的鱼平时躲在石头里或沙子里,不太容易欣赏到。
要考虑鱼的大小。大鱼养在小鱼缸里,既不美观,也委屈了鱼。同时,鱼之间的尺寸差异太大时,效果也不佳,人的注意力被大鱼抓住了,小鱼容易被忽略。
要养一支清洁队。鱼缸里有石头时,石头缝里容易积累食物垃圾和藻类,养一些蟹、虾、螺类的生物,可以“深入石后”打扫卫生,同时增加一些乐趣,因为大部分虾和某些蟹也具有很高的观赏性。
要注意加生物的顺序。新手要牢记一点:鱼缸里的老“鱼”民都有一种心理上的优越感,对待后来的鱼都会痛下杀手,除非自己打不过对方。所以一定要先养个头小的鱼,再增加个头大的鱼。另外,新缸建成后,有一个慢慢成熟的过程,先放难度低的生物如鱼、虾等,待缸完全成熟了再放珊瑚等难度高的生物。
要注意生物之间的相容性。有的生物生性凶猛,攻击性很强,像美人虾、螳螂虾、小丑、三点白等,选择饲养这样的生物时一定要慎重。有的鱼会啃食或骚扰其他生物,比如大部分蝶鱼、某些神仙鱼和隆头鱼会啄食珊瑚。一定要搞清楚生物的习性,才能在缸里创建和谐社区。

除了上面列出的几点注意问题,还有一点是我要特别提醒新手朋友注意,那就是一定要关注生物的喂养方式。前面所说的饲养难度分级,主要还是从水质条件的角度来说的,但是生物能否活得下来,还直接取决于它能否获得足够的营养。以鱼类为例:有些鱼是很难接受人工饲料的,比如,麒麟(也叫作青蛙)鱼只吃活的小动物,要是没有相应的食物条件,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饿死,很多鱼友养的麒麟鱼最后都饿得只剩下一个大脑袋,奄奄一息。再以珊瑚为例:体内有虫黄藻的珊瑚可以直接利用溶解态的营养物质,所以即便它们无法捕到合适的食物也不会饿死。但有些珊瑚体内没有虫黄藻或者虫黄藻非常少,它们只能依靠捕食为生,像水珊瑚、海树、炮仗花等。对以捕食为生的珊瑚来说,可食用的颗粒大小也有差异,水珊瑚、海树等珊瑚的口腔很小,只能吃浮游微生物,而炮仗花可以吃下大块的肉类。总体来讲,不能依靠虫黄藻生活的生物都需要专门饲喂,要为它们提供足够的颗粒状食物(或大或小)。必需具备较高的技巧和足够的耐心才能做到这一点,希望新手朋友能慎重考虑。我们为家里增添一抹海洋的瑰丽时,不要以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为代价,对于那些很难长期养活的生物,我们还是放它们一马吧。
2、确定鱼缸类型、形状与尺寸
    要确定鱼缸类型、形状与尺寸,首先要想清楚把鱼缸放在什么位置。大部分人在规划鱼缸的时候,一般都是因地制宜,根据自己家里的房间布局来设计鱼缸。我推荐这样的做法,不建议新手朋友为了做鱼缸而影响居室安排。如果鱼缸给家里的生活带来不便,在你跟鱼缸度过了一段甜蜜的“热恋期”之后,“上岸”撤缸可能就是你的后续选择了。养鱼是种爱好,爱好应当提高而不是降低生活质量。
    考虑鱼缸摆放位置的时候,不能只考虑鱼缸本身,还要考虑几个问题:
周边设备的安放位置:比如冷水机、钙反应器、灯具都是需要占很大空间的,而且这些设备的噪音问题、散热问题、固定方式都需要事先考虑到。
供电的安全性:鱼缸整套设备的耗电量不是个小数字,尤其是采用大功率灯具和冷水机的时候。普通电源插座的负荷是10A,要注意设备功率与插座的匹配关系,如果可能的话,最好为大功率设备提供单独的插座。另外,插座不能离鱼缸太远,但也不能处在容易被水溅到的位置。
补水与换水的方便性:补水与换水是鱼缸日常维护过程中的基本操作,如何安排鱼缸位置让补水与换水变得省时省力,也是值得关注的。如果你力气大而且勤快,可以不考虑这一点,但是要想到:在你出差的时候是不是由你夫人来做这些事情呢?
更换与清理的方便性:设备需要隔一段时间进行清洗,滤材需要定期更换,而鱼缸的各个区域也要根据情况进行清理。即便你的缸无比简陋,最起码的也要定期更换过滤绵和擦洗缸壁。要是把鱼缸放在犄角旮旯里不好下手,以后就麻烦多多,做更换和清理工作时会累到你手抽筋。要记住一点,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永远不用打理,除了鱼缸和底柜本身,每样东西都要想到将来如何进行维修更换或清理。鱼缸和底柜也会损坏,不过,要是缸和柜子出了状况,你就得全部从头再来一遍了。
照顾到系统升级的需要:不要相信自己会永远满足于只养一两条小鱼的类似计划。你的收入会增加,你的野心也会变大,现在觉得贵的设备,将来你能买得起,现在没想养的生物,将来你可能感兴趣。所以,在规划鱼缸时最好要按照最严格的配置来考虑,以便留出余量,将来可以轻而易举地升级系统。升级系统时可能遇到的最大限制是物理空间,将来想增加设备却找不到地方安置,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鱼缸的摆放位置定下来之后,接下来确定鱼缸的类型、形状与尺寸。鱼缸可以采购成品缸,也可以自己订做。采用成品缸未必是个好方案,因为虽然省去了设计与制作的等待过程、质量与价格上也比较有保证,但是在安装设备方面反而会麻烦。而且,市面上的成品缸一般不带底缸,在设计过滤系统和放置设备时会遇到障碍。所以如果预算允许的话,还是定做一个鱼缸比较好。
    定做鱼缸时,要分别考虑以下几个组成部分:
主缸:鱼和珊瑚等生物养在这里,是观赏主体。
底缸:放置绝大部分设备和过滤材料的地方。有了底缸,可以避免在主缸里放置过多设备和滤材,从而提高主缸的美观程度。至于底缸如何规划,要在选择好设备与过滤方式后才能最终确定。我在后面会介绍这方面的内容,在这里只要知道底缸要包括:下水区、设备区、滤材区、回水区就可以了。
藻缸:也叫微生物缸,它是养殖海水藻类和繁衍微生物的地方,对鱼缸系统来说不是必需的。藻缸可以是与主缸水体连通但相对独立的一个缸,也可以是底缸里的一部分。相对独立的藻缸可以作为主缸之外的另一个观赏对象。藻缸是需要照明的,因此要考虑灯具的安装位置与安装方式,并且要注意到灯具散热的需求。
断枝缸:有些朋友具备繁殖珊瑚的经验与能力,对于他们来说可能需要断枝缸。断枝缸类似于藻缸,可以相对独立,也可以是底缸的一部分,而且也需要照明。一般的鱼友不需要这个缸,而对于那些狂热爱好繁殖珊瑚的鱼友来说,甚至可能专门设置一套完全独立的系统来作为断枝缸。
隔离缸:把一些需要短期隔离的生物放在这里单独养殖,比如把新进的生物先放在这里适应和观察一段时间,再放进主缸里。隔离缸里的生物要比较容易捞出来,否则就不方便了。隔离缸平使使用的机会不多,有的人用隔离盒来代替隔离缸,但效果肯定比隔离缸差。
检疫缸:把新鱼或病鱼放在这里隔离观察或者治疗。与藻缸、断枝缸与隔离缸不同,检疫缸必须是完全独立的,水体不能与主缸系统相连,否则疾病会传染、药物会影响其它生物。我认为,除非你养的鱼非常昂贵而且你经验丰富,否则不需要建立检疫缸,因为检疫缸的维护也是费钱费力的。
    主缸的形状可以做成常见的长方缸,也可以是方缸,还可以做成多边形的钻石缸,没有一定之规,完全是依据安放位置或个人喜好的需要,但是要注意的是,鱼缸的侧面越多,清洗缸壁就越麻烦。我个人推荐把主缸的前立面(主欣赏面)设计成16:9的比例,这种比例看起来更舒服,但是水体净深度和缸的纵向厚度都不能低于40cm,否则造景就缺乏操作空间。要优先保证造景空间,然后再考虑宽高比的视觉效果。底缸尺寸应按照主缸的尺寸而定。在设计底缸的分格时,要照顾到设备和滤材的摆放需要及将来维护的方便性。如果主缸尺寸比较小,底缸里可能就放不下全部设备,只能把部分设备放在底柜外边了。藻缸和隔离缸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确定形状和尺寸,如果想把藻缸作为另一个展示缸,就需要更加用心地设计。

3、选择过滤方式
    鱼缸过滤系统的作用,是把鱼缸这个封闭系统中的生物代谢废物与垃圾排出去,保持水体的洁净,使生物的生存环境更加健康。适用于海水缸的过滤手段有很多种,每种过滤手段使用的原理不同、适用对象也不同,我把常见的过滤手段放在一个表格里,并进行了分类与评价。
    首先要说明一下分类依据和评价尺度。虽然未必科学,但是自说自话是可以的。
我把过滤手段的处理对象分为5类,分别是NH3/NO2、NO3、PO4、有机废物和碎屑浮渣。含N/P的化合物是生物新陈代谢的主要产物,它们被氧化后的产物也是最容易在鱼缸中积累的物质,所以解决掉NH3/NO2、NO3和PO4是最重要的过滤目标。有机废物也需要及时排出,因为有机废物的最终氧化产物是NO3和PO4,及时排出有机废物就相当于解决掉了NH3/NO2、NO3和PO4。而且,很多有机废物是生物的排泄物或分泌物,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及时排出的话,会伤害生物的健康。碎屑浮渣是个比较虚的概念,是指那些直径较大的无机物和有机物颗粒。这些东西一方面会破碎降解成有机废物,另一方面也影响水质的通透性。
在评价过滤能力时,很难准确地定义“好”、“中”还是“弱”,因为每种过滤方式的容量可大可小,这样一来变数就很多。比如,藻缸要是特别大,对NO3和PO4的过滤能力就可以称之为“好”,而陶瓷环/生物球要是只用几颗,那它处理NH3/NO2的能力就是“弱”。所以说,我在表格中做出的评估结果是基于常规的使用容量来说的,仅作参考,到具体设计时还要具体对待。表格中为空白的,表示基本没有这方面的过滤能力。
实施难度的评价标准是“用得好是否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会不会用是一回事儿,用不用得好又是另一回事了。凡是标记为“低”的,照猫画虎就能用好,标记为“中”的,要稍微懂点儿原理,标记为“高”的,不但要懂原理,还要有观察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用成本是从初期一次性投资和后期维护支出两方面来综合考虑的。初期投资大或者后期维护花费大的,标记为“高”。
日常维护是根据维护频次来评价的,几乎每天都要操作的,被标记为“高”,至少每周要操作一次的,被标记为“中”,操作周期以月为单位甚至更长的,标记为“低”。
    还有一些过滤方式像“Zeovit”、“充水层(Plenum)”以及“泥巴(Mud)”等未列入表格中,因为我没有亲自尝试过。但是据我了解到的信息,这些方法并不适合新手朋友。
    在选择过滤方式时,可以同时选择多种,但是针对每一个单项过滤能力,都必须选择一种标记为“好”的过滤方式,或者选择两种以上的标记为“中”的过滤方式,否则效果可能达不到要求。如果你还没有确定过滤方式,你可以依据这个表格选择出合适的方式。如果你已经想好了过滤方式,可以依据这个表格检查是否够用,若是不够用,你可以加大某种过滤方式的容量,或者增加一种过滤手段。
    有些过滤方式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备。对于活性炭和吸附剂,最好使用流水过滤器来盛放,尼龙袜或尼龙网袋也能用,但效果差一些。对于巨藻,则需要藻缸。过滤绵/过滤袋和陶瓷环/生物球,可以放在缸里,也可以放置在外挂的过滤桶里。
    另外,吸附剂需要根据过滤对象进行选择,吸附NH3、NO2、NO3与PO4的吸附剂是不一样的产品。
    过滤方式也是可以在后期增加的,不过要预先留出扩展的余地。



猜你喜欢:

1.经验分享:海缸基本知识解析

2.海缸活石造景图

3.浅谈海缸造景活石的选择要点

共有3人打赏24龙币

最新回复

按时间正序

xhr6642511

2014/10/11

本帖最后由 xhr6642511 于 2014-10-11 23:35 编辑

4、确定照明与造流
    这两个要素是老生常谈,而且每人的鱼缸情况大不一样,没有固定的药方。我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简单地提些建议。
    如果是FOT缸,照明不用太强,能把鱼的色彩展示出来就可以了。如果是RT缸,在水深50cm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这样的配置:为软珊瑚、LPS以及其它软体动物提供光照,可以用150W-14000K的卤素灯加适量瓦数的蓝灯;为SPS提供光照,可以用250W-14000K卤素灯加适量瓦数的蓝灯。这个建议是针对每盏卤素灯照明面积为50x50cm、灯泡离水面高度为20~30cm而且配备铝面反光罩的情况。如果采用HO/VHO或PL管作为主照明,配备的功率可以比卤素灯低20~30%(因为卤素灯发光效率相对低一些)。若水体深度更大,可酌情加大照明功率。
    按照这个建议配备的照明系统并不能满足所有珊瑚。体内虫黄藻数量很少甚至没有虫黄藻的珊瑚或其它软体,应该放在低光位置(鱼缸边缘或深水区)。含有虫黄藻的珊瑚也有喜欢低光的,这些珊瑚也要放在低光的地方。在引入生物的时候,要根据生物习性来安排它的位置。
    鱼缸对造流的需求也很复杂,我提供的也是简单的建议。
    对SPS珊瑚,要提供强一些的造流,对其它珊瑚,造流应该弱一些。判断造流是否太强,可以通过观察水螅体的舒展程度来确定。如果水螅体不伸展或者不饱满,可以把水流调整得小一些。在配备造流泵时,最好选择能调节流量大小的类型,这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水流强度。
    要尽量采用变频造流水泵。虽然普通造流水泵能制造出乱流,但不能制造出时缓时急的间歇性乱流。这一点至关重要,珊瑚的水螅体不能一直处在强大的乱流中,否则会消耗很多能量,导致珊瑚状态差。

5、设计水质监控与维护方案
    鱼缸的水质如何实际上是很难把握的,即便我们把市面上所有的测试剂都买齐了,也不能全面的反映水质状况,因为海水中的物质成分实在是太多了。我们平时所能做的,就是查看一下最常用的几个水质参数,其它的参数只能依据生物状态进行猜测了,而这里面运气的成分有很多。我大致列举一下要监控哪些水质参数以及通过什么工具来监控,并介绍如何维持住这些参数。
    温度、盐度和PH值这三个参数对缸内所有生物的健康情况都有影响,是基础性水质参数,每个鱼友需都要认真地对待。
监控温度的工具温度计很便宜,但维持住合适的温度则花费较多,加热棒还好一些,冷水机就比较贵。但是如果想养珊瑚软体的话,冷水机还是必须的。虽然风扇也是一种选择,但是水体超过100升水时,风扇就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尤其是在炎热夏天的闷热午后。风扇一般用作大功率灯具的通风装备。
检查盐度的设备是比重计。浮子或光学的比重计都可以用,但是一定要校准,千万不要轻易相信一个新买的比重计。个人认为浮子式的比较方便,只要校准过,比光学比重计容易用。水分蒸发是影响盐度的主要因素,手工补水是个方案,但是要想省心的话,还是使用自动补水系统。对于经常出差的人来说,安装自动补水系统更加必要。
监控PH值可以使用PH仪或者PH测试剂,但PH测试剂使用麻烦。使用PH仪虽然初期投资多一些,但是直观、省心,还能提供很多额外信息。监控PH是简单的,但是维持PH介于合理范围却不容易。良好的通风、蛋分是保持PH的基本手段,开灯时间与主缸相反的藻缸也可以用来稳定PH,而石灰水、苏打水等添加剂可以调节PH。关于PH的知识太多,新手朋友可以参考我的BLOG中的相关文章。
    其次重要的水质参数是NO3和PO4的含量,这两个也属于影响所有生物的状态的参数。稍微了解一些养鱼知识的人都知道,NO3和PO4含量太高会影响生物健康。即便是FOT缸,也应该把这两种营养盐的含量控制住,否则,最起码也会引起藻类丛生,更不用说引起生物紧迫导致疾病等问题。如果养珊瑚,更要控制住NO3和PO4,不然,轻则珊瑚不够舒展而且颜色暗淡,重则珊瑚停止生长甚至死亡。前面介绍过滤方式的时候,已经讲到采用什么方式处理NO3和PO4,新手朋友要认真考虑。设缸伊始就要采取足够的手段处理NO3和PO4,否则等它们积累起来了再进行处理,会事倍功半。很多商用测试剂都可以测量NO3和PO4,也可以用更高级的离子水平测量仪器。测试剂的价格便宜,虽然读数不太直观,但是对新手朋友来说马马虎虎够用了。
    如果你要养造礁珊瑚(LPS和SPS),还要关注KH、Ca和Mg的含量,因为造礁珊瑚需要足够的重碳酸盐才能进行石灰化(制造骨骼)。Mg在珊瑚的生物石灰化过程中并没有多大贡献,但是Mg离子是海水维持KH的必要条件。因为有了大量Mg离子的存在,海水中的过饱和碳酸钙才不会发生沉淀。Mg离子并不会有很大消耗,但是KH和Ca会很快地消耗,尤其是大量造礁珊瑚和钙藻快速生长的情况下。常用的维持KH和Ca的手段是钙反应器、尼尔森反应器和AB双剂系统。说实话,这三种手段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没法三言两语地说清楚如何使用。新手朋友可以参考我的BLOG和其它论坛里的文章。只养鱼和软珊瑚的鱼缸,基本可以忽略KH、Ca和Mg的维护。
    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含量会明显影响生物健康。很多朋友养的鱼会无缘无故地生病,我想,水体中有机废物太多是很大原因。有机废物可以提供有机碳,这会滋养细菌的繁殖,而很多细菌是致病菌。有的有机废物具有毒性,本身就可能侵袭生物健康。如果生物的免疫力低下,在富含有机废物的水体中很容易生病而且不易痊愈。解决有机废物的方法在前面已经介绍过,本来这一节的侧重点是如何监控,但我得遗憾地告诉新手朋友,测试水体中的有机废物并没有简单直接的方法,测试剂和仪器都不能权威地告诉你有机废物含量情况。很多其它的参数可以似是而非地提供一点儿信息,比如PH和ORP等,但PH和ORP跟很多因素(包括有机废物含量)都有关系,所以要判定有机废物的情况,主要是靠经验。当无法用西医的方法诊病时,中医的望闻问切就是唯一的办法了。
    其它阴阳离子的含量水平虽然也很重要,但我不建议新手朋友去关注它们,原因有三:1)监控困难;2)变化不大;3)难以准确有效地调整。
    上面提到的ORP,可以反映一些水质情况,但是我建议新手朋友暂时不用考虑ORP监控。ORP表征的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情况,这牵扯到太多的因素,除非你是学海水化学的。
    我上面没有介绍监控NH3和NO2,原因是这两种东西只在设缸初期才会大量存在。一旦鱼缸的硝化系统成熟,就无需关心了。
    除了上面讲的依靠设备或添加剂维持水质的方法外,换水也是维持水质的有效方法,甚至可以说是最有效的方法。如果养珊瑚,每月至少换水30%,以补充必要的微量元素。谈到换水就不能不提水源的问题。我强烈建议新手朋友安装使用RO机,直接使用自来水有很大的弊端,因为自来水中不确定的杂质成分太多,而且水质不稳定。要想把鱼缸长期养下去,还是一开始就安装RO机吧,毕竟几百块就可以搞定。在我看来,养海水生物不使用RO机,就跟不使用蛋分一样可怕。
    好,现在对这一节做个小结。这一节里提到了一些新的设备或手段:
温度计、加热棒、冷水机、风扇;
比重计、自动补水系统;
钙反应器、尼尔森反应器、AB双剂系统;
RO机;



xhr6642511

2014/10/11

本帖最后由 xhr6642511 于 2014-10-13 19:04 编辑

6、计算初期的一次性投资成本
    经过前面几节的介绍,设立一个鱼缸所需的设备与材料基本都涉及到了。我现在把它汇总一下,做成一个表格,大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需要哪些东西。完成选择之后,就可以去寻找合适的设备材料,并把采购价格填写到表格里,从而计算出设缸的一次性投资是多少。已经制定了鱼缸设计方案的朋友,也可以参照这个表格查找是否遗漏了什么。
7、估算日常维护费用
    我提供两个表格供大家测算日常费用支出,一个是耗材的月均费用统计表,另一个是月度电费的统计表。在表4中,在“每日运行(Hr)”那一列里标记为“?”的,是需要新手朋友自己填进去的(单位:小时);已经有了具体数字的,是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填写的,只能表达个大概意思,以冷水机的每日运行时间为例,我的考虑是:一年之中只有三四个月时间需要运行冷水机,而冷水机运行期间也是间歇工作,所以我估算为5小时。新手朋友把每日运行时间填上去,再把设备功率(单位千瓦)填上去,那么每天消耗的电量就有了(功率  x 小时 = 度数),再乘以30,就是每月用电量(单位:度)。结合当地每度电的价格,就知道每月的电费了.


给新手的一些建议
底砂过滤系统,严格来说底砂过滤只能算是一种辅助系统,基本不属于物理过滤的范畴而是属于生物过滤的范畴,一般是用PVC管接成“弓”字形套管,在管上锯出很多斜口。底砂过滤有2种形式,一种是将套管接在潜水泵的吸水口,然后将套管埋入砂中,泵将水通过砂床吸如管中,以砂床为滤材,净水经过套管由泵排回缸中,这种形式会在砂床中积累大量脏物,所以砂床要经常清洗,一般半年之内就会出问题,所以基本没人使用了。现在多数使用的是反底砂过滤,就是将套管接到泵的出水口,水流通过套管从砂中流出,将砂中脏物一并冲出,水流在砂床中培养出大量硝化完成生物过滤
生化棉
很多人都认为它的作用很大而喜欢使用。它密度较低,较硬,不易变形,主要用作消音(滴漏),隔泡之用,亦有养菌的功能,但因其表面积小,养菌数量远不及玻璃环。在我们本来就有限的过滤空间里,它实在不是什么好选择  
常见的以黑色和蓝色为主,功能上无分别。  
生化球
也叫黑球,有几种规格,塑料制品,表面积较大,中空,有的中间还有一块生化棉,中空结构可将水流分成细流,同时在水流中亦互相翻滚碰撞将大颗粒的垃圾挤碎然后再由硝化分解,是一种较为好用的滤材,缺点是比较贵,而且,将它泡在水中是不会产生作用的,主要用于滴漏槽和其他下水位  
玻璃环
最经济高效的滤材,一般由滑石粉烧制而成,多孔,表面积大,适合大量硝化菌居住,是养鱼不可缺少的滤材。因是做养菌之用,所以不需要经常更换,基本上放下去就不需要理会了,如果时间太长孔隙堵塞厉害,可用清水清洗之后继续使用,当然条件允许的话最好是半年一换,每次换总量的1/2,留一半老环加一半新环即可
切记,新买回来的环一定要用清水洗净,最好再用开水泡10分钟
       珊瑚骨
比玻璃环便宜的滤材,因为也是多孔结构所以表面积也很大,但当然不够玻璃环大,适用于喜碱性硬水的鱼类,同时还有稳定PH的作用  
活性炭
可有效去处水中异味和黄色物质,分解溶解性有机质,石碳酸、单宁酸及自来水中的残留氯等,但同时也吸走水中的营养物质和微量元素,一般只是在用药后或水质变黄后才作极短暂性使用,一般有经验的玩家都会尽量避免使用
使用前一定要清洗干
      一般常用的滤材只需要上述即可满足鱼缸中的净化循环了,就我个人意见,大家大可不必太相信产品宣传,在过滤系统中只需要有过滤棉和玻璃环就已经足够,而且一定要尽可能最大量的使用玻璃环,在空间不够的情况下,甚至可以放弃滤棉而只使用玻璃环,硝化群落强大才是鱼缸健康的硬道理,如果大家有认真留意我发的过滤系统图片,就会发现到我一直把玻璃环放在最主要的位置,占有最多的比例,而我用这个方法饲养过的各种鱼种一直都是健康少病的,我一瓶N年前的甲基蓝放到至今也还是漫漫一瓶未使用过,白点等疾病已经是好几年未见过了。硝化强大病菌的生存空间就少,高等植物强势藻类的生存空间就少。  
      既然缸和过滤都已经准备好,接下来是不是就可以开始养鱼呢?答案是NO,一个新的鱼缸就象一个新装修完的房子,里面的有害物质是多多的,我们装修完房子后,都回开窗放2个月等气味散掉再搬进去住,大家都是生命,不要对小鱼们那么无人性好不好,所以新缸的第一个步骤当然就是“养缸”。对我没有说错,不是养水,是养缸,当然我们是要放水去养咯,把缸好好的洗几遍,然后放满一缸水,再狠狠的洒他几包盐下去呀,不要问我洒多少,只要你还舍得,只要还会溶解,继续洒吧,浓盐水会把病菌,异味,还有表面一层不稳定的玻璃胶全部清掉,就这样一缸盐水静静的养一个礼拜以上,当然,如果你的心地很好,你养一个月,你以后的小鱼们会用健康来感谢你的。
不经过养缸这个阶段,有时会在你放水下鱼后发现一缸水一直都是乳白色,怎么也清澈不了,不要奇怪,因为有别的细菌在抑制你的宝贝硝化,基本上,已经可以宣告你将养什么死什么
      养缸结束了,把缸里养缸的水全部清掉。第2步,当然不是下鱼啦,我们接下来是要养水了,说白一点,2个目的,1是要让一缸水老化,2是要培养出硝化。
这个时候要先设想好你未来鱼缸的样子,要不要底砂呢?要不要造景呢?还要不要种点草呢?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先把造景的硬件洗干净放下去,然后再放满一缸水,把泵开开,不要跟我说你不舍得开,不要跟我说你怕吵,那我还是劝你放弃养鱼了,要不,你养几条泥鳅看也不错哇。从这一刻开始,你的泵将不会停止了,除非换水,停电和它坏掉。硝化依赖你缸里的水流生存,当你的缸里形成了硝化群落,你把水流停止4小时,硝化就会开始死亡,12小时,硝化就大量死亡,24小时,恭喜你,你可以重新培养过硝化了,因为你的缸里已经没剩下什么了。
放水开泵3天后,可以开始下几条孔雀或者斑马之类的,我们叫开缸鱼,虽然不是什么好鱼,不过我们也要讲道德,不要一放水就下鱼,让人家去喝新鲜氯水,不然鱼要是会说话,一定会问候你家人的,基本从下开缸鱼开始,我们就算是正式的培养硝化了,这些鱼不用喂,孔雀可以吃水中的浮游颗粒,而且它还会排便便,正好就是硝化初期的食物,这时候你的硝化太少哇,就那一点点便便已经忙死它们了,不需要添加什么瓶装硝化啊什么粉状硝化啊,那些不是好东西,经常有人问,买的硝化臭臭的,还有浑浊颗粒,正不正常啊,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他,你上当了,你买的不是硝化,或者说是假硝化,真正好的硝化是清澈的,无味的,而且包装上肯定有写出厂日期的,超过半年就失效不可再用了。
      放了开缸鱼,接下来就慢慢养咯,一般养水时间应该在2个礼拜到1个月以上,期间不要开灯,只需要24小时开泵  
      这里要理解一下养水的原理了,一般在养水的期间我们主要是要培养硝化菌,硝化分很多种,但它们都有共同的特性,好高氧,厌光。设缸初期,菌类未稳定,这时候下鱼,往往会造成水质越来越差,最后变一缸“牛奶”,非常适合喜欢牛奶的人观赏。所以养缸的时候我们的重点是为硝化服务不是为鱼,为硝化提供最好的环境和条件,这就是我们说的养鱼先养水(菌)。养水期间我们不能开灯,是要让硝化活跃起来,同时,因为这时候水质不稳,最容易生存的生物就是大名鼎鼎的藻,一旦藻在设缸初期爆发,就很容易令缸报废,因为以后你很难再把它清除干净了,开缸阶段是缸里的生物群落争抢地盘的阶段,如果被藻蔓延了,以后可能要用开水煮才能彻底清除了。这时候泵也不能停,要一刻不停的有大水流经过滤材,也是为了让硝化活跃和繁殖,不要说现在缸里什么都没有,所以就不开泵了,现在缸里的是你肉眼看不到的最主要的成员,好好对待它们  
      我以前就说过,淡水鱼缸玩的是生态,海水鱼缸玩的是器材,当然这个说法未必那么贴切,不过,淡水鱼缸是靠生化过滤循环来维持的,而不是靠物理过滤循环,这是一个你肉眼看不见的生态循环,我们称之为氮化合物循环「氮化合物循环」是你鱼缸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这周期包含数个由不同细菌所引发的步骤。你将会明白为何你要提供那些细菌一个“家”以便进行这「氮化合物循环」。
第一步:
鱼类的排泄物和未吃过的食物将会转变为氨(俗称阿摩尼亚);那是因为在这些东西里需要氧的细菌会令蛋白质分裂。而氨是有毒的。
 
第二步:
生存于氧气中的硝化细菌,能把氨会转变为亚硝酸盐(NO2);亚硝酸盐虽然含较少的毒素,但仍对鱼类有致命的毒害。
 
第三步:
亚硝酸盐及后又被第二种硝化细菌转变为硝酸盐(NO3);而这硝酸盐几乎是无毒的,但突然或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的硝酸盐里是有害的。但幸运地,硝酸盐的浓度是可以靠更换鱼缸的水来降低。
   
第四步:
      硝酸盐及后会被不依附氧气而生存的细菌:厌氧性细菌(也叫做反硝化菌)变为氮气而升华,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氮化合物循环」。
不幸的是,因为各种原因,我们通常在完成第三步后就无法继续下去了,因为厌氧菌(反硝化菌)需要的条件比硝化更加严厉,一般新手很难成功繁衍出反硝化群落,所以,通常完成三步以后,我们就应该换水了。
      厌氧菌的设置和饲养比较麻烦,常常会带来日后鱼缸管理的不便和隐患。如果不是个疯狂玩家一般都不会去尝试,因为换水同样可以达到反硝化的目的,所以,培养反硝化更多的时候被我们看作是一个技术的挑战而不是实用的行为。一般我们需要反其道而行,与硝化环境相反,在缸中设置一个底氧区,而这个底氧区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需要和高氧区(硝化区)相对应,以达到和硝化的平衡,因为这2种细菌是相互矛盾的,如果硝化菌过于活跃就会令反硝化菌消失,如果反硝化过于活跃,同样也会令硝化衰败。一般的做法是会在缸中铺上厚底砂作为厌氧区,厚度应该达到10公分以上,需要注意的是,厌氧菌虽然名厌氧,但也不能完全无氧,所以这个区域只是低氧,依然需要有极其缓慢的水流缓缓经过砂床,如果水流过大,将变为高氧区而硝化活跃失败,如果水流过小或没有,将变为垃圾的积累地令反硝化无法存活最终变成NO3的积累区而失败,所以最好是用小功率的泵采用反底砂过滤方式(套管最好采用细管),水流的大小需要你不断的尝试直到找出适合的强度,同时,培养反硝化期间,反硝化菌亦需要食物,最常见的就是白球,会慢慢溶于水中,一段时间后需要更换,价钱一般在十几到几十一粒。反硝化菌群落的形成和稳定是一个更加缓慢的过程,通常需要数个月的时间,如果把这个时间纳如养水阶段,相信很多玩家亦会无法接受半年只看一个空缸的结果,所以,要尝试的玩家三思!  
一般分3层,从上到下分别为细沙层,约5厘米,中间是粗砂层,约5厘米,最下面是架空的充水层,约2-3厘米,套管就安置于充水层这个位置,充水层和砂层之间有网架分离水和砂。  
充水层 没有沙,只有水,这里的水含有氧气,氧气会慢慢扩散到砂里(微氧区),砂区的状态是最稳定的,冲水区可以用微水流产生氧,也可以不用,直接由硝化脱氮过程产生:NO3---->(化成)NO2---->N2O---->N2,注意最后面的 N2O变为N2,氧被脱离扩散到微氧区去了。


(PS:本文配图的鱼缸来自于昆明海水高手, 飞沙哥)



小小鱼乐

2014/10/12

对初跳海的太有帮助了,谢谢发帖。

紫色珊瑚

2014/10/12

很详细啊

齐德隆

2014/10/12

这可真是长篇大论,坐下看看

slakker

2014/10/12

这是摘得吧?

大大泡泡糖

2014/10/12

请清楚养什么,再决定你的缸配置什么

灵溪小鱼

2014/10/12

多学习知识,后开缸

亦心不改

2014/10/12

1

学习!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