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jboy 于 2018-7-22 22:30 编辑
2017年池子改造后,一周年增加滴滤。
之前帖子见:
做池过程:
自动喂鱼机:
面排吹鱼粮:
6个月工作汇报
9个月工作汇报
http://jinliyu.cc/thread-1536540-1-1.html
滴滤成品视频:
http://jinliyu.cc/thread-1599055-1-1.html
锦鲤长得实在是快,今年又碰到开年后天气不好,春季从10度以下到30度过山车忽高忽低,很没有安全感。又恰巧工作原因出差较长时间,开春的鱼没有打理好,过滤方面还需要改进以下,重新折腾现在的过滤池已经不现实了。出差火车途中琢磨增加一套滴滤,用材考虑304不锈钢,2mm厚应该是非常牢固的,然后抽空画了一套图纸,发给朋友帮我加工了,具体情况如下: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4149bwxekyoyk4ycihk4.jpg@!forum700)
图纸透视图,共三层,这是最上层:
1. 四个大圆孔是**水管的;
2. 中间的小立方体是抽屉,抽屉底部全是下水孔,效果很好;
3. 外框架侧面两排中孔是通风孔,底部两侧及后部中孔是溢水孔,防止过滤棉堵了发生事故,水来不及从抽屉下去可以从这三排中孔留至下层;
4. 二层结构基本同一层,减少高度,因为不需要有进水管了。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24mnx2zkoyiug0y3un.jpg@!forum700)
这是成品,一大堆,多谢我朋友。我出差回家已经晚上,之前已经帮我加工好,第二天帮我送过来,当天下午匆忙安装调试好,第三天5点我又坐着呼呼的高铁出差了,好在外面项目越来越顺利。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29p9fi9fzelez64zxe.jpg@!forum700)
组装好,水是从原来过滤池的水泵仓出来的,上面进去,下面一层出去回到原先的植物水道。
这有个故事,全部装好试水感觉有点怪,水流感觉缓了很多,主池的水流动也慢了,面吸也感觉不给力了。
一顿操作没卵用,最后猛然醒悟,我用的是烟斗泵,扬程低,滴滤水要往上送到第一层,22吨的不够用了,X宝上马上买了一个26吨的,再后来出差回家时候给换上,妥妥的搞定了。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31ojw5axn27aebtu7m.jpg@!forum700)
测试,水流很稳,下雨似的。离卧室近,担心会很吵,没关上抽屉真的很吵!关上抽屉后声音就非常小了,可以忽略不计。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43yvk5kgw5uvv1f9ku.jpg@!forum700)
这是抽屉,要介绍一下,红圈里是一个缺口,这个缺口是过滤棉堵了溢水用的,水溢出去后从前面介绍的溢水孔流到下层。
1.细菌屋买多了;
2.细菌屋根本不应该放的这么整整齐齐,既然已经放进去了,就懒得弄了,应该杂乱五脏的堆放效率更高;
3.每个抽屉底部都垫了根据抽屉尺寸裁剪的藤棉,以便让水均匀的从抽屉底部流到下一层;
4.后悔买了细菌屋,应该买K系列过滤球,几乎永久寿命,且容易清洗,或者说免洗,计划明年换掉;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48oh020j6t38tk3vyj.jpg@!forum700)
六个抽屉,底部是一个长方形的水槽,最后水从水槽流向植物水道。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42z8owzzu8roo6h2wm.jpg@!forum700)
抽屉溢水口和溢流孔,水管是75直径的PVC排水管,下部打孔,做成围合的水路,流量均匀。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34rzgqcce44tigggig.jpg@!forum700)
这张图没什么好说的,打酱油凑图数量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40e8zl22wuwwejr8bw.jpg@!forum700)
盖子,也有通风口,滴滤为什么效率高,就是因为水流给硝化菌带来了充足的氧气,同时也不见光。
盖子把手X宝买的,一个抽屉一个,盖子也每个焊上一个,方便开关,抽屉抽拉。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28dv9xjvkn2vgqsvxg.jpg@!forum700)
最下层的细菌屋没耐性了,随便乱放,其实还不够乱,越乱越好。
这张图也没什么好说的,打酱油凑图数量X2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52h3tsfitisylsk3le.jpg@!forum700)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50rlqw33z39ull9vgd.jpg@!forum700)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49uru0twvxqrtqgbt1.jpg@!forum700)
水质监测。其实没上滴滤前原来过滤效率也挺高的,为什么上滴滤,因为鱼大的快,我不想出问题,也想饲养密度增加一些,今年开春出了一些问题,现在已经稳定了。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4005r1gehrguh0dfvhqz.png@!forum700)
过滤棉脏了就抽屉抽出来,拿高压水枪冲干净再铺回去,其实从原来过滤池出来的水已经是比较干净了,但过滤棉可不管这些,只要是杂物,全给你挡下来,所以还是要洗棉,明年换K系列生化球后就不打算用过滤棉了,也不打算洗了,根本不会堵。过滤棉下面是藤棉,藤棉下面细菌屋,细菌屋下面再一层藤棉,这样整个水流都是确保均匀往下走。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4003w3fpbr9rn3bbn4z3.jpg@!forum700)
池子依旧没好鱼,朋友让我把原先的鱼都丢了,下不了手。
愿意花钱花心思改进,不愿意买新鱼的,不知道有没有朋友和我一样。
一个月后细菌屋开始挂膜,放的太整齐,不利挂膜,天气太热,工作太忙,懒得弄。
明年把原来过滤池里的细菌屋全碾碎用来种花,今年滴滤的细菌屋放生化仓去,再给滴滤上K系列。
最后,对于感觉自己池子过滤不给力的朋友一个建议,不想砸过滤池的,可以把原来过滤池只作为沉淀和物理过滤,
生化过滤上一套合适的滴滤,肯定没问题,滴滤效率实在是高。
汇报完毕,
多谢有耐性看完的朋友。
![](http://static2.longyu.longdear.net//forum/201807/22/213937ppudprrk20j96906.jpg@!forum700)